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1月2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黄松有是缺少尊重还是缺少监督

欧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2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人要是认上了一种死理,你就是摆出再坚硬的逻辑和再多的反面事证也无法把他唤醒——我这里说的是该不该对法官的审判权进行监督的问题。

    相当一些法学学者,一听到要监督法官就气得跳脚。大约一年前,最高法院就法官的职业行为向社会公布“五个严禁”,鼓励包括案件当事人在内的民众进行举报。著名学者秋风即忧心忡忡地撰文称:“现在的办法很可能鼓励当事人对法官的怀疑和蔑视。”“这样一来,法官的权威、尊严似将不复存在。”一些学者更早就表达过,认为法院在司法改革中试行的“错案追究制”违宪。

    他们认为,要让掌握了巨大的公权力的人廉洁奉公,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监督他,制约他,让他不敢;另一种是尊重他,崇拜他,让他自重,所谓“良心自治”。“整个社会对待法官,相比于对待行政官员,应给予更多信任,多寻求内部监督之道。”“对法官的约束,整个社会应当更多地寄希望于法官群体的自我约束。”——也就是说,“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官僚定律,对于法官无效。

    这些学者坚持认为“尊重一个人也是约束他的有效办法”,希望民众能够把法官作为“法律的化身”来尊重和崇拜。可是,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把皇上当做天神的化身来崇拜,把直接负责断案的郡县令当做“父母官”、“青天大老爷”来尊重,也没见效果在哪儿。

    在这些学者看来,司法不公正的“根本原因在于法院不能够独立地裁判案件”。确实,现实中,有大量的枉法裁决是因为党政机关、党政领导干预、施压,以及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但这远非全部。法院日常处理的绝大多数案件,是法院本身完全可以独立裁判的,出现枉法裁决,责任推不到别人头上。法官发生腐败,更不能辩解说“是别人把我干预腐败的”或者“因为在现行体制下,法官的权力太小,所以我就腐败了”。

    这里边的疙瘩就在:“独立审判”之外,还能不能或该不该“加强监督”。“独立”与“监督”本来互不矛盾,却硬被辩成了互不相容,互相取消。只有在强有力监督之下的法官独立审判,才能获得民众信任,不是吗?

    斯洛伐克“在司法独立后,法官们保留和发扬着一贯的工作方法和态度,形成了法官阶层紧紧抱成一团,同时与实权阶层和经济寡头等社会精英联盟的局面”——这是南方周末,而不是环球时报曾经刊载过的报道。

    前天,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被初审判决受贿罪和贪污罪罪名成立,处无期徒刑。按说持以上高论的学者会消停两天,然而并不。昨天就有报纸发表社论省思大法官为何沦为罪犯,仍继续坚持上述说法有理。整篇文章回避“监督”两个字,完全寄希望于“司法人员自爱自重”,“以身作则,谨守分际,以最高道德标准相绳”,又绕回到“司法职业化”和“法官尊严”上去了。

    这篇不知由哪位学者代撰的社论,“省思”出来的大法官贪腐原因,首先是“按照目前的制度安排,人事管理上,法官长期与普通行政官员混为一谈,其职业独特性———专业、独立、中立、公正反居次位”。该文作者似乎忘了,黄松有正是以“学者型法官”著称,在被双规之后还有论文获专业大奖的,谁曾把他“与普通行政官员混为一谈”?

    该文“省思”出来的还有一条原因就更胡扯:“我国法官,无论从地位与收入,与一些法治国家法官拥有高薪养廉、严格身份保障与高度社会尊重,似乎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知道,欧洲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不同,他们一直把法官作为公务员管理,不同级别的法官薪金参照相应级别公务员薪金而确定。难道这些国家(包括了除英国以外的整个欧洲!)至今还都不是“法治国家”?

    问题是,这种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常识的观点,在学界并不“边缘”。去年年初,何兵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与秋风辩论,结果,在他博客上的跟帖,几乎是一边倒的斥骂。我写这篇小稿也怕挨骂,所以声明在先:中国法官脱下大盖帽换穿法袍的新闻,是本人最先获悉线索后安排记者采访并编辑见报的,“反对司法改革”的大帽子戴不到我的头上。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