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党员身份 传雷锋精神
作为包头市首家出租车行业的党支部,“雷锋”车队党支部成立一年多来,开展了一系列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他们免费为残疾人、70岁以上的老人服务;资助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及时退还乘客遗失在出租车上的钱物……为车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让“雷锋”车队真正在包头市百姓的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2008年1月13日18时40分左右,“雷锋”车队的对讲机突然响起,“一辆白色奥拓车将一名30多岁的男子撞倒,肇事车辆已经逃离,目前正往三八路方向逃跑。”“雷锋”车队的14辆车立即放弃生意参与到围堵肇事车辆的队伍中。经过1个多小时的围堵,终于将肇事车辆堵住。
2008年3月5日,“雷锋”车队的成员向社会承诺,每年3月5日这一天,包头市的残疾人在市内可以免费乘坐他们的出租车。
当天,残疾人王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拦车,周到的服务让他很感动。一年多来,“雷锋”车队为3名出行不便的残疾人当“专职司机”,一直义务服务至今。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在与慈善总会联系后,“雷锋”车队党支部组织100多名司机设立了3个募捐点,许多市民被他们的善举所感动,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共募集到13.14万元捐款,体现了雷锋精神的感召力。
2009年12月中旬,两名学生从青山区乘“雷锋”车队的车到九原区三十三中,下车时把一台价值5000余元的笔记本电脑落在了出租车上。司机发现后立刻与车队队长马文刚联系,随后,车队通过媒体找寻失主,送还了笔记本电脑。
“东西丢在‘雷锋’车队,肯定能找回来。”马文刚说。
据马文刚粗略统计,从车队成立到现在,车队司机一共捡到120部手机和6台笔记本电脑,全部归还给了失主。
一年多来,在党员们的带动下,“雷锋”车队多次组织捐款活动,为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共筹集资金近16万元,主动送还乘客价值7万元的钱物,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服务。
.谈起“雷锋”车队这样一个志愿者组织为什么要成立党支部,马文刚说:“成立党支部是让车队从‘无序’转变成‘有序’。”
马文刚介绍说,2007年7月,“雷锋”车队刚建队时,成员是100多名愿意做公益活动的出租车司机,而出租车司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思想不太统一。2008年,“雷锋”车队党支部成立后,为每名党员统一制作了“党员为您服务”的车载标识,车队里的党员也主动亮明身份,真诚地为乘客服务。党员们以身作则,不仅赢得了乘客的信赖,也带动了整个车队经营业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