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1月25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指责“中国政府参与黑客攻击”毫无根据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25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24日就互联网安全、黑客攻击等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强调指出中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行为,中国本身就是黑客攻击的最大受害国,愿就推动互联网安全和打击网络黑客攻击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国际合作。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国遭受网络黑客攻击的情况。

    工信部发言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与管理。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引入我国以来,经过十几年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为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互联网始终面临着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威胁。据有关抽样数据显示,仅2009年我国被境外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就达100多万个,被黑客组织篡改的网站多达4.2万个;在受网络病毒威胁方面,去年我国仅被“飞客”蠕虫一种网络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数量每月就达1800万台,占全球感染主机总量的30%,位列全球第一。在上述受攻击的计算机中,不仅涉及大量网民,而且涉及金融、交通、能源等多个部门,对我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可以说,我国也是网络攻击最大的受害者。

    记者:请介绍中国对网络黑客攻击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

    工信部发言人:中国政府始终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行为。坚持依法管理,不断完善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电信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中,对打击网络攻击等犯罪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我部先后出台了《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实施办法》和《木马和僵尸网络监测和处置机制》,先后多次组织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遏制了木马和僵尸网络传播;组织270多家单位共同开展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仅2009年就有效处置网络安全事件1100多起,为多家银行、电子商务网站和用户挽回了经济损失。同时,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工作,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增值服务提供商、搜索引擎、域名注册机构等成立了“中国反网络病毒联盟”并签署自律公约,净化了网络环境,维护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

    记者:请问我国对网络安全国际合作持什么态度?

    工信部发言人:我国积极致力于在网络安全、网络反恐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亚太经合组织电信工作组中积极参与安全与繁荣工作组的各项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应对僵尸网络治理策略和技术手段指南”,对国际电信联盟正在开展的“网络安全议程”给予了积极关注和支持;自2004年起积极参与与东盟各国的网络安全合作,多次参加东盟组织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2009年,还分别与东盟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签订了《中国-东盟电信监管理事会关于网络安全问题的合作框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保障国际信息安全政府间合作协定》。

    记者:您对国际上一些人指责“中国政府参与黑客攻击”持何看法?

    工信部发言人:互联网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对于反对黑客攻击的问题,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是公开透明、一以贯之的。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指责“中国政府参与黑客攻击”是毫无根据的,是抹黑中国的行为,我们对此坚决反对。我愿再次重申,我们愿意在打击黑客攻击等违法犯罪方面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为建设好、管理好互联网作出积极贡献。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