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民意不能漠视
“扫黄不能扫到百姓床上”
这几天,有关手机发送“黄段子”会被停止短信功能甚至停机的说法,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引起热议。一些手机用户赌气频频发送“黄段子”,冲撞运营商的涉黄底线,其中就包括“80后”作家韩寒。
如何认定“黄段子”,谁有资格作出这个判断?如果把涉黄“低俗内容”限于“表现或隐晦表现性行为”,“对人体性部位的直接暴露和描写”等,国内外已有广泛共识。但有运营商将此概念扩大到“令人产生性联想”、具有“挑逗性”内容等,这样的标准则很难准确界定。更大的争议在于:运营商的短信监测会不会侵犯用户隐私?网友普遍主张,一对一发送的短信,即使情侣或密友之间偶尔“黄一下”,这种私人间通讯自由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北京联通咨询热线称:某短信发送量“达到一个级别”,有多位用户举报,并经政府相关部门查证,才会被认定为黄色短信或垃圾短信。这样的表述严谨得多,比较容易为公众接受。“扫黄”打击的是淫秽图、文或视频的规模传播行为,像前些时候曝光的绍兴火车站警察从一名乘客关闭的手机里查出存有“黄片”,又要罚款、又要拘留,引起舆论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有媒体直言:“扫黄不能扫到老百姓的床上。”
与涉黄过敏类似,一位重庆市市政协委员提议夫妇通过“家庭观念、伦理道德的考核”才能颁发准生证,这也引起了人们对公权力边界的深层次思考。网易深圳网友惊呼:这样的议题“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建议有关官员和有关部门“多走走多看看一些事关民生的事情”。
正如《中国青年报》1983年的一篇有名的评论《污染须清除,生活要美化》所言,不该把女青年烫发、搽雪花膏、穿时装以及和男青年一起跳“健康的集体舞”视为“精神污染”而加以禁止。今天中国社会的开放度更高,个人私生活的空间更为宽广,公权力谨守分寸就更为必要。
生得卑微,死得伟大
1月16日下午,武汉市汉正街上,一位50多岁的“扁担”搬运完1500公斤大米后,可能是感到有些疲惫,便躺在自己赖以糊口的板车上打个盹——此后再也没有醒来,神情安详如同熟睡。围观的“扁担”们嘤嘤哭泣:“他是累死的!”据媒体追踪采访,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广东打工,自己利用农活儿间隙来武汉做“扁担”。细心的网友注意到,这位不知名的汉子临死前还穿着一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解放牌球鞋。网友感叹:“每一个城市光鲜的外表下,都有很多这样艰难生活着的人们”;“我们的国家,这几年GDP涨得蛮好;我们的房价,也是服用了兴奋剂般飞涨;悍马让我们收购了,还有沃尔沃;日本让我们超过了,下一个就是美国”,但在这同时不能忽视,每年光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国工人就要为“中国制造”付出几千根手指的代价。
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度人物评选,“中国工人”作为一个群体名列第二,并登上封面。新浪博主“山南客”用夸张的笔调写道:“从某种角度看,是7000万中国农民工拯救了这次世界金融危机,让美国人继续享受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网友说:“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中国工人’中的一员,那他就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一名‘功臣’。让我们为这样的一名奉献者,表达应有的尊敬与哀悼。”他“生得卑微,死得卑微;生得伟大,死得伟大!”
“难道还不让人有反对的声音?”
重庆市合川区区委书记王作安要求,不准删骂合川的帖子,“难道还不让人有反对的声音?”网民对此表示赞许。新浪天津网友说:“一些领导干部只喜欢阿谀奉承的语言,不能听不同的声音!从王书记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网友叹息,有些地方政府在领导来视察前,连接待人员怎么回答领导的问话都一一规定,使领导得不到真实的情况。
在《人民日报》新辟的“观点”版上,首创“政府新闻学”的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叶皓认为,近年来的重大社会事件,不少是媒体事件、网络事件,一些党政干部与媒体打交道时表现出“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家丑不可外扬”、“报喜不报忧”等观念亟待改变。新浪网友称:“懂得利用网络舆情的官,是个聪明的官!”
“民心无价”
贵州安顺基层民警张磊开枪打死两名村民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成为继杨佳案后最严重的涉警舆情。警方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前后矛盾,始终没能有力地证实死者是否“袭警”和“抢枪”,以及警察是否在村民丧失反抗能力后又冲着村民脑袋补枪的疑问。
网友曾颖在天涯社区发帖,谈到每一次警民冲突之后常有“两套话语解释”,而本该处于第三方的地方政府或法律机构往往下意识地偏袒吃“公家饭”的人。网友“yuety”感慨,射杀村民的民警也就是一个“小捕快”,如果故意杀人罪成立,“放在哪朝哪代,都会重罚,以换取无价的民心。”
天涯社区另一篇贴文分析:从躲猫猫、俯卧撑、开胸验肺、钓鱼执法、邓玉娇事件,到视上访者为精神病、跨省追捕、农民工讨薪、成都自焚抗拒拆迁等等,每一次事态的平息都要付出代价,“对底层民意的伤害,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对等伤害,一方输得很多,另一方就输得更惨”。正如人民日报记者吴焰写的“人民时评”所言:“民意在每一道环节上的被冷落与搁置,都会导致舆情能量聚集。”最终可能像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一样,成为“言塞湖”,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作者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