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月26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周刊
旁白

虚火上升的“孔子”

胡印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26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孔子最近有些大热。从孔庙里接受众人膜拜的大成至圣先师,到周润发的飘飘玉立乃至偶尔露峥嵘;从据说“抢线”上映的电影《孔子》,到尚未播出的电视剧《孔子》、《孔子春秋》,以及计划春节开讲孔子的百家讲坛……相关各方都宣称,自己是在“还原”孔子的一生,是在眼睛向内寻找一个民族失落了的文化精魂。甚至,2000多年前的孔子还被赋予了组织社会、重建价值、文化复归的重负。

    很愿意相信影视创作的努力。穿越了2000多年时空依然鲜活在当今人们家常日用中的孔子,即便撇开政治方面的考量,似乎也应该有这样连缀、贯通、教化的能力。放眼今日世界,孔子学院之遍地开放也印证了孔子形象、传统文化某种程度上的超越性、普适性。

    然而,眼下的“孔子热”,却是颇有些古怪。不是孔子本身“热”,而是演孔子的人“热”;不是孔子的理想情怀“热”,而是孔子的名头轶事“热”;不是孔子代表的传统文化“热”,而是孔子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更“热”……换言之,这个当口儿的“孔子热”,就是一阵儿虚热,骨子里依然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娴熟套路。至于一般民众,他们可能十分乐意修习隔膜的“礼”与“仁”,不过因为习惯于充当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排除“被热”的可能。他们看《孔子》,可能更在意扮孔子的周润发而不是屡屡不遇于时的孔子。

    中国的尊孔,按照儒林人士自己的说法,大约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的末期,而大盛于今。二十多年来,从学者的书斋注疏到公开的讲坛说法,从殿堂的祭拜如仪到影视的具象写真,走下了神坛的孔子,其走向民间的路径倒也大体上脉络清晰。早些时候,可能看到了道德的滑坡,遂想到“克己复礼”;看到了社会的冲突,就希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感觉到理想的邈远,则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作为排解……那个时候,人们更愿意以孔子及其附带的传统资源作为当下社会的某种补益。而到后来,则不免沦落为生意经,成为可以精确计算的利益争夺。

    于丹说孔子的时候,此种计算已经十分明显,相关各方均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在眼下这轮孔子热中,各路影视神仙争夺“孔子”阐释权、分食孔庙冷猪头肉的劲头更大。先是传出孔子直系多少代孙辈认为《孔子》剧组演绎“子见南子”感情戏是对孔子大不敬,再就是学者鲍鹏山与《孔子》编剧的文字口角,刚刚又传出《孔子》为抢档期挤下票房火爆的《阿凡达》……云云,商业时代擦出的每一朵小火花,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虚火、欲火。即便是鲍鹏山与《孔子》编剧的学术讨论,也念念不忘宣传其即将在百家讲坛开讲孔子——瞧,还是生意经。

    在这些口水里边,很难找到孔子在《论语》中一再倡导的“好古敏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宣布要“还原”孔子的影视剧,其实并无道德重建以及文化建设的雄心,到头来,很多“还原”往往成为“戏说”。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戏说”剧都会辩称:圣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仿佛不如此,圣人就不会走下神坛。究其实,不过是出于票房或者收视率考虑而做出的演绎而已。其所关注者,只是一个个已经比较热、可能会很热、一定要炒热的话题。这个话题做完,很快呼啸而去,寻找下一热点。可见,指望通过影视剧的热闹来带动文化的复归,很难。

    吊诡的是,很多的文化热点、历史人物,似乎不经过影视剧这一番顺风撒土就不会大热起来。清朝诸帝、纪晓岚其人大率如此。孔子似乎也不例外。尽管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微微弓着腰、“鞠躬如也”地站立了千年之久,尽管已经经历了上个世纪初叶的“打烂孔家店”、解放以后的全民“批倒批臭”,尽管如今的孔子学院已经开办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可人们依然需要一个能够承载想象的活体形象。至于热了以后的事情,如何在当代社会中植入传统文化的因子,如何使孔子思想实现学者王元化所说的“创造性转化”,似乎不再有人关心。即便关心,也分轻重缓急。

    比如,日前有网友在财政部网站发现,“孔子学院网站”项目中标金额高达3520万元,而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称,做这样一个网站“任何一个个人站长来做,连10万都用不了”。教育部直属单位国家汉办随后回应称,这些巨额资金包括网站后期开发推广云云。不管怎么解释,恐怕不能逃脱一个“不差钱”的评价。可见,穿越时空的孔子热、匡正世道人心的孔子热、恢复国人文化自信的孔子热,亦有助力建设“史上最贵网站”的功劳。

    说到底,孔子不过是这一轮“文化热”的一个标签或符号罢了。这样的文化标签或曰文化符号其实很多,庄子、老子等等都是,甚至包括眼下同样大热的曹操,也一样被标签化、符号化了。只不过,这个时候选择孔子,可能有更多社会心理、文化认同上的考量而已。类似“孔子热”这样的文化喧嚣往往止于呼号,缺乏相应的制度、文化、理念上的建设。而且,这样的“热”更大意义在于眼球率,其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不免存在割裂、扭曲之嫌。

    各地诸多文庙大大小小,殿宇前那尊孔子像造型大同小异。为什么我们能够雕塑出形制大体接近的孔子雕像,却很难真正与这位古代哲人心息相通?遗漏误读在所难免,但如果总是故意的遗漏、刻意的误读,则永无接近孔子、亲炙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什么时候,我们能真正迎来传统文化的复归,而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虚火上升?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