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月2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校园来信

不必诗化自己的苦难经历

若尘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2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扬子晚报》1月26日有一篇《“蚁族”们的“蜗居”究竟该多大》的报道,称南京某高校研究生宁愿和同学花1400元租了个两居室,也不愿意选择单位里只要200元一个月的廉租房。为此,单位前辈们都说她太娇气。类似的情况也有不少,很多大学毕业生都选择放弃单位的“廉租”宿舍。

    无独有偶,浏览本校网站的BBS,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抱怨—在外实习的学生抱怨单位的住宿条件差,还不如学校的宿舍,食堂也不对胃口等,也有部分学生不满单位安排的差事和待遇,大老远从外地“逃”回来要求学校调换实习单位。

    我注意到,对于这些学生的抱怨,很多老师也是不假思索地回应:这些学生不能吃苦,娇生惯养,以后还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同时,老师们也会遥想当年,将当年吃的苦、受的罪描述成壮丽的史诗,似乎很有一种自豪感。在我看来,忆苦思甜式的说教并不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多少共鸣,因为人的成长总是和时代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和上一代人不同,下一代面临新的问题,况且抱怨是人的天性,说不到心坎儿里的话,只不过是过“耳”烟云,甚至让人反感。年轻人只要“放肆地”顶一句:“你还想回到过去吗?要不现在咱换一下,你来试试?”恐怕老夫子也只能怒曰“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也”了。

    贾樟柯在他的电影手记《贾想》里说,我们的文化中有这样一种对“苦难”的崇拜,而且似乎这也是获得话语权利的资本。因此有人便习惯性地要去占有“苦难”,认为自己的经历才算苦难。而别人,下一代经历过的又算什么?至多只是一点坎坷。在他们的“苦难”与“经历”面前,我们只有“闭嘴”。“苦难”成了一种霸权,并因此衍生出一种价值判断。

    这种价值判断已然成为前一代人批评、指责下一代人的标准。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致青年朋友》一书中说,“我在研究近百年历史时,早就发现,几乎每一代人都不满意于下一代,而且批评的言辞都差不多。比如手头这篇《老实说了吧》,就是刘半农(五四那一代)批评上世纪30年代青年的,说他们不认真读书、又喜欢乱骂人等。”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从1980年到1989年的10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即使排除中途夭折的,80后也有两亿人左右,其中多数生长在农村。的确,不排除许多80后、90后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虽然我们反对用80后、90后这样以点概面的词语来冠之以整个年轻一代(这样容易掩盖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但是,80后、90后这个词又让我们那么地爱不释手,也许是因为上一代人对80、90后们承载了太多的期望。

    一个人无权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与其高调地指责他们不能吃苦,不如俯下身倾听每一个个体的体验与经历,多问一个为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没必要诗化自己的苦难经历,因为别人(下一代)也正在经历着属于他们独特的“苦难”。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