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澳网 体育的快乐回归
不过,在两场意料之中的输球后,中国金花历史性地占据澳网四强半壁江山的事实,足以在世界网球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外媒的评价以及对手的赞美,也都明白无误地宣告:中国女网从此有了话语权。
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比赛,它意味着新的开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网球可以期许的未来。
但这些还不是全部的收获。当郑洁对阵基里连科时,全场一面倒地“挺郑”,一度让俄罗斯美少女乱了阵脚。而李娜先后力搏网坛强势姐妹大小威时,现场的观众同样毫不吝啬地表现出对这位中国姑娘的偏爱。李娜、郑洁在创造关于成绩奇迹的同时,还赢得了大批不同国籍的球迷和媒体。
她们打造影响力的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除了观众渴望新面孔的诉求,除了对顽强、努力、不放弃的比赛态度本能的尊重外,还有她们自身魅力的完美释放。她们不仅仅是代表着中国体育的符号,还是两个个性鲜明、面目清晰的网球运动员——潇洒自信、落落大方,嘴角时不时洋溢着微笑,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感染着她们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所以,三大通讯社对她们的称呼也从最开始的“中国选手”,变成了“李娜”和“郑洁”。这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认可。
金花的快乐回归,在一年多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出国比赛严格控制教练编制的时代,李娜曾因为无法与身为教练的丈夫同行,差点在球场失控;郑洁则受困于小个子的先天条件,始终卡在瓶颈处苦不堪言。性格“各色”的彭帅更是因为炮轰网管中心,差点从网坛消失。
但是在中国网协终于“放飞”她们之后,仅一年时间,中国网球就和世界网坛一起见证了中国姑娘的能量。她们非但没有受困于自负盈亏的财政压力和自给自足的放羊式管理,反倒大踏步前行,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跃上世界网坛之巅。
是的,这就是快乐的能量,是“我要打”还是“要我打”的区别,也是很多时候困扰中国体育的症结所在。
中国网球终于迎来了春天,而这个春天的故事,讲的其实只是几个姑娘对快乐体育的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