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手机上网环境
本报成都1月28日电(记者闵捷 通讯员王子刚)1月27日,四川省人大代表、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张彤,联名13位省人大代表,向四川省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提交了一份议案,呼吁尽快针对手机上网立法,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手机上网环境。
记者通过互联网检索发现,专门针对手机上网的议案、提案尚不多见。
作为议案的发起人,张彤在四川省两会召开前开展了调研。他发现,手机上网在青少年当中趋于流行。在一所小学接受调研的100名小学生中,有23人使用手机,其中12人经常使用手机上网。而在一所中学接受调研的120名中学生里,使用手机上网的占81.4%,每天平均使用手机上网超过两个小时的占8%。
今年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10岁~29岁年龄段的手机网民,占全部手机网民的73.2%。
张彤告诉记者,近期媒体持续关注的“手机涉黄”问题触目惊心。随着3G业务的发展,手机上网普及度大幅提升,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也日益严重,这个问题不容忽视。为此,他专门写了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网络环境的议案,准备提交到2010年的四川省两会上。
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面对面”活动中,张彤拿出这份议案的初稿,向与会者征求意见。家长、教师、运营商等各界代表纷纷发言,赞成通过立法来规范手机上网环境。经过补充完善后,议案指出,尽管手机网络快速发展,但至今没有专门针对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健康上网方面,存在诸多法律空白。
为此,张彤建议,在今年《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修订过程中,要加大立法调研,对青少年与手机网络等方面做一些法律探索,并尽快制定相关的全国性法律,明确相关社会主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统筹力度,强化对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奖惩,完善社会监督网络,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手机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