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此前,为全面了解当前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团省委通过省内各级团组织在近30所大中小学校发放了关于“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调查问卷。
调查显示,青少年从小学阶段就已开始接触网络,59.5%的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间在1个小时以上,52.2%的受访者表示互联网已或多或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42%的受访者表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只有31.9%的受访者选择了不迷恋网络。
在“营造良好青少年网络环境”联合提案中,记者看到,政协委员们提出如下建议:对互联网实行网络分级管理,根据不同受众对象,赋予网络经营者不同的经营权限。
该提案还建议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教育、共青团等部门统筹规划,建立专门为中小学生服务的安全放心的教育网站,为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提供包括道德教育、科技知识、游戏等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
“只有加快建立一批受青少年欢迎、符合青少年需求的专门网站,积极发挥这些网站的主导作用,用正确、积极、健康的内容占领网络阵地,才能挤压不良信息的空间。”委员们表示。
基于此,委员们在提案中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广泛建立小型多样、青少年能够就近就便参与的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并将其作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确保工作落实到实处。
针对相关立法问题,提案指出,应探索制定关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的专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媒介接近权、有益信息知晓权和媒介参与权,保护青少年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推动在互联网领域对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保护。
团省委的调查显示,64.2%的受访学生认为有必要成立相关的上网指导机构。据此,委员们在提案中建议,将网络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范畴;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主题教育活动,指导青少年正确上网、文明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