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2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创业周刊

张耀:懒人公司靠勤快挣钱

赵海东 本报记者 李玉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2-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懒人公司里没有懒人,他们靠勤快挣钱,“跑腿”是对他们工作性质的形象的描述,20岁的张耀仔细回味一年多的艰辛创业路,“心里美滋滋的”。

    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一些琐碎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让很多人无暇去办,更乐意“花钱买时间”。尽管地处西北的呼和浩特市仅有200多万人口,但张耀还是认准了这块空白市场。

    2008年7月30日,张耀创建了懒人公司,公司服务内容除了有点类似邮政快递外,还有小到代送餐、代送鲜花蛋糕、派发资料、市场调研、调查客户满意度以及代缴水电费、养路费、交通违章罚款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用懒人的人,才是真正有品位的人,只要您不想亲自去办、不方便亲自去办、无暇亲自去办的事,我们帮您代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家懒人公司的掌门人张耀认为,以前懒人这个词在很多人看来是个贬义词,如今却增加了时尚、方便、快捷的意义。

    两年前,张耀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高中毕业后,来到呼和浩特市开始了自己的打工之路:给快递公司送过货、担任过酒类销售代理。

    打工的过程中,他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去银行得排队等号、去火车站买票也得排队,这些琐碎的小事情真费时间。”

    张耀上网一查,发现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城市早有以赚取跑腿费为业的服务公司,在当地颇受欢迎。于是,他开始往返于呼和浩特和其他城市之间,考察全国各地这类服务公司的经营状况,经过近半年的考察和筹备,2008年7月30日,张耀和两个朋友创办的懒人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公司刚成立时张耀主攻跑腿。但是一个星期下来,一单生意也没有。“我们轮流守在电话机旁,唯恐错过电话。公司成立10天后,终于接到了第一笔生意。”说起这笔生意,张耀记忆犹新。

    一名顾客打来电话说,因为他的朋友在外地请快递公司托运回来一件货物,没有时间去取,要求我们懒人公司帮忙取一下。记录下客户的详细取货资料、放下电话后,张耀高兴地冲下楼梯,到客户那里取上提货单。

    一个小时后,他把货物安全地交到了客户手中,客户看张耀跑得满头大汗的,连声道谢。最后结账,张耀按公司规定收费10元。“出门后我把公司的第一笔收入10元钱紧紧攥在手心。”张耀说,虽然跑得很累,但得到客户的认可与肯定,值!

    后来,张耀的懒人公司凭借勤快、诚实的品质,深受客户信任,这位客户此后也成了张耀的懒人公司的常年客户,只要有什么业务就会交给张耀的懒人公司办。2009年7月,经过一年的运营,张耀的懒人公司走上正轨,开始盈利。

    在家人、朋友的眼里,张耀可是个闲不住的勤快人。采访的那天,当记者坐在张耀的办公室时,还没吃早饭的他已经完成了一个跑腿业务——代缴水电费。说起跑腿的经验,张耀说:“帮人家买张车票、替人寄(取)包裹,干这一行,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主要是勤快。”

    因为玩儿命工作,公司的人都称张耀为“跑不停”。

    “凡是不违法的,只要客户提出来,我们都可以代劳。”张耀说。

    虽然业务量上去了,但是他并不满足。他心目中的懒人公司不只是定位在替人跑腿的概念上,而且应该随之延伸出更多新的创意。

    2009年9月1日,市民张先生为了纪念自己和女友相识的99天,特意委托懒人公司举办一个浪漫的纪念仪式。

    当日中午,在张先生女友下班的路上,每隔几米就会有一个人递上一枝鲜艳欲滴的玫瑰花并且说上一句祝福的话,张先生亲自将第九枝玫瑰花奉上。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出现在电视剧中,而是张耀的懒人公司成功策划的一个案例。

    提到这样的创意,张耀自豪地说,这得归功于他的大学生智囊团。

    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去年张耀从人才市场招聘了两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为公司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大学生的脑子很活,对于有着特殊要求的客户往往会产生新鲜的点子,有了他们,接手业务的时候,我的底气更足了。”张耀说。

    一年多来,张耀发现,跑腿服务一时还很难让市民普遍接受,于是便开始定位服务于企业等大客户。

    “给企业跑腿量大,利润也相对较高。”张耀说,如果没有大客户支撑,跑腿公司是做不起来的。

    经过努力,张耀的固定企业客户发展到了20多家,如给保险公司送保单、给一些单位送票据等,业务量渐渐得到了保证。目前,懒人公司已经有员工10多人。

    “今年冬天跟往年相比格外冷,市民都埋怨天气不好,而且大年初一和西方情人节适逢同一天,所以我们的业务还会继续增长。”张耀高兴地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