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的烙印无法磨灭
但是又怎么能淹没呢!历史本是一环扣一环的记忆连接,我们的身上留有“红色中国”的烙印和血脉——“文革”、“上山下乡”、“大跃进”、“反右”、“红卫兵游行”等记忆浪潮一波一波在脑海中跌宕起伏,不能平息。《红浮萍》一书即是以它们为背景的“记忆打捞”。《红浮萍》以沧浪如水的叙述,道出了“红色时代”中三代女性没遮没拦的境遇,以及她们对命运的理性和屈从。其中,“外婆”、“母亲”和主人公“平”与上个世纪的中国,共同经历了动荡和变革。正像一位学者所说的,“血与火的历史,从来没有离开过每一个中国人。三代女性像漂泊不定的浮萍一样,漂泊了大半个中国。一切的漂泊都不是自愿的,一切的动荡,包括身的动荡和心的动荡,都是被迫的”。其中有惊骇,有忍躬,有暗疮,还有旧楚。
作者李彦最初是用英文写作的。《红浮萍》是英文小说的中译本。在故事的开端,“平”是加拿大一位上层社会孤身老太太的保姆,家中还有一只叫“麦克”的狼犬和一个叫“乔治”的老园丁。“平”除了打工赚钱之外,还偷闲读书写作,故事从此展开。但是注意,作为一个作家,对于历史,既不能充当政治和道德的裁判,也不能充当伤痛的抚摸者与控诉者,只能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与呈现者。于是,作者选择一种“以轻驭重”的写法,以一个与世无争的边缘人的口吻,旁观“红色中国”的大起大落。
在那个时代,在人们的生命中,“政治生命”和“社会生命”是首要的,是第一位的,人性也常常会由此而被扭曲。比如,“外婆”带着“平”长途跋涉找到下放劳动的“母亲”,但“母亲”正忙于掏粪,对于亲人的出现,出于本能,本该心潮澎湃,但是她的反应却首先是埋怨和恐慌,其后是回避和排斥。她长期遭受来自基层“组织”的不公正对待,天天只想着如何改过自新,使自己蜕变成一个符合“组织”要求的新人。这时的人性是被异化的。更重要的是,当历史翻过了这一页,已被“红色中国”烙上烙印的“母亲”变得无所适从。
刘震云对此的评论是中肯的:“过去的社会告诉我们,集体大于个人,社会大于集体,政治又大于社会;但人与人的底层生活告诉我们,有的时候,社会大于政治,生活大于社会,人性又往往超越具体的生活、社会和政治历史阶段。这正是人与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