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2月25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体育

巴罗佐举贤不避亲在欧盟遭非议

本报驻欧盟记者 张兴慧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2-25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外交圈内,人们最近饶有兴趣地谈论着这样一个话题:巴罗佐“任人唯亲”,并与阿什顿争权夺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如下。2月17日,阿尔梅达被正式提名为欧盟驻美国大使。此君现年54岁,一直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办公室主任,直到2009年6月才改任欧委会对外关系总司的总司长一职。阿尔梅达和巴罗佐同为葡萄牙人,关系十分密切,前者一直被认为是后者的“亲信”。

    这一提名一经宣布,引起的动静着实不小,外交人士对此产生了种种猜测。

    首先,巴罗佐任命自己的老部下和“亲信”担任高级外交官,颇有“任人唯亲”之嫌。驻美国大使一直是欧盟最重要的对外岗位之一,争抢的人很多。如果不是德高望重者,一般人很难谋得该职。之前的欧盟驻美大使布鲁顿,曾担任过爱尔兰首相,在政府首脑的位置上历练过,其政治名望显然大大超过只在欧盟总部当过差的阿尔梅达。

    其次,这给华盛顿发出了错误信息。阿尔梅达出使华盛顿后,华盛顿对他与巴罗佐的特殊关系自然心知肚明。日后,若有大事小情,很可能通过阿尔梅达,先将话传到巴罗佐的耳朵里。这样一来,刚刚上任不久的欧盟外交政策大总管阿什顿将被置于何种地位?

    第三,巴罗佐越权“提拔干部”。按照《里斯本条约》的精神,阿什顿享有任命外交官员的“特权”,作为欧委会一把手的巴罗佐不应从中干涉。

    或许正是出于这些原因,瑞典外交大臣比尔特公开提出了异议。19日,他给阿什顿写了一封信,质问“这是怎么回事”。同时,他还把这封信发给了其他26个欧盟成员国的外长,提醒他们也考虑考虑这件事。到了22日,阿什顿在布鲁塞尔主持了欧盟外长会议。有消息称,在那次会议上,阿尔梅达的提名问题成了讨论重点之一,一些外长对此表达了“相当的不满和愤怒”。

    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比尔特对记者说:“2004年,我们在讨论对布鲁顿的任命时,就定下了规矩。驻华盛顿大使应该是政治层次的代表。”与布鲁顿相比,阿尔梅达只是一位“技术官僚”,“政治代表资格”显然不够过硬。比尔特还敦促说,此类任命“今后应多跟成员国商量,类似情况不要再发生”。

    巴罗佐为此进行了辩解。他陈述的理由是,布鲁顿2009年10月任期已满,当时《里斯本条约》还未生效,“旧事当然应按旧制办”。所以,他觉得他这个欧委会主席有权任命驻华盛顿的大使。

    所幸,阿什顿说,阿尔梅达是由她提的名,该事的全部过程,她一直参与其中,从未“被架空”过。阿什顿告诉记者:“这么做是我的决定。我采取的程序一直是正确的。”

    此间有分析认为,虽然比尔特的公开质疑会使巴罗佐和阿什顿感到难堪,但他们并不会改变这一决定。“美国方面的反馈是,他们很高兴阿尔梅达担任这个职务。”阿什顿说。

    据报道,阿什顿目前正在起草一份有关如何整合欧盟外交团队的文件,到今年3月才能定稿,而实施则要等到4月。从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算起,阿什顿估计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将欧盟外交机构整合出点眉目来。

    马歇尔基金会跨大西洋中心执行主任阿斯穆斯认为,阿什顿应该积极投入角色,施加自己的影响。“如果有权利真空,总会有人去填补。对新人来说,填补这一真空的动作应更迅捷。”

    本报布鲁塞尔2月2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