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赵本山小品 我们照样过大年
赵本山对春晚到底有多重?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赵本山小品时的感受。那是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个晚上,学校会议室挤满了人,那时只有公家才买得起大型彩电。刚出道的赵本山具有典型的北方农民的气质,多少有些笨拙的举止,朴实厚道的面庞,富于表现力的眼神,还有那顶后来成为他经典道具的旧帽子,让城里人印象深刻。出人意表的幽默从泥土一般的憨厚中不时蒸发出来,博得了阵阵喝彩。我回味了一下,表演的精彩之处无非是展示乡下农民的无知与可笑,这种带着傻帽气的笨拙与城里人的现代生活方式一比较,便产生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效果,让城里人为之喷饭。于是,我心中十分不快,因为这全然不符合我心目中的农民的形象。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的长辈们丝毫也不可笑,他们的确有些像鲁迅笔下的闰土,然而他们决不是赵本山,他们身上有一种我终生不能忘怀的朴拙与真诚。我怀疑城里人的艺术胃口开始出毛病,已经享受了多年城乡剪刀差福利的城里人,又开始从精神上消费那些老实巴脚的乡下人了。
在这些日益增加的城市人中,当然也包括我这个刚分配工作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堕落还是升华了,我也越来越情愿将自己浸泡在赵本山小品的笑声中。那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效能,使你忘掉眼前的东西,让它们化作一缕缕欢快的轻烟,随风而去。
赵本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出场费也越来越高,他的小品已经成为春晚独一无二的主旋律,其他那些乱哄哄的起舞和耳旁风一样的歌唱相形之下愈发黯淡无光。这样的春晚,使人心中隐隐感到一种缺憾,又说不清楚那缺憾到底是什么。直到有一次在海外观看了东南亚华人的一次文艺演出,我才突然顿悟:他缺少的是文化底蕴!那只是一个普通的马来华人民间社团的文艺演出,就其动员的社会资源来讲,它或许比不上大陆的一个县,然而那令人物我两忘的道家音乐,那由中学生演出的气势非凡的中华大鼓,那仿佛主题曲一样反复出现的感恩意识,那充满整场演出的真诚、爱心和浓郁的人情味,使你有梦回汉唐之感,恍惚之间领略到中华礼乐文明的真正魅力。
暮然回首,我发现那场耗资巨大的春晚的真正问题:文化上的贫血。礼失而求诸野,你不能不佩服孔夫子的先见之明。我忽然有些脸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究竟要在晚会上向那些依然保持着传统中国文化君子风范的海外同胞展示什么:我们文化上的苍白?说实话,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的国人大多已不知礼乐文明为何物,不仅大牌明星素质低下,就连多数知识分子也谈不上有人文素养,因为知识不等于文化。
然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觉,因为赵本山的小品正在晚会上热演。然而,小品毕竟是小品。一个三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的盛大春晚,竟然只能由一个小品演员来支撑,他撑得住吗?
于是有人感叹,步履沉重的春晚将走向哪里?我忽然对在希望和失望中煎熬着的导演们生出一丝恻隐之心:我倒是宁愿本山大叔再撑几年,哪怕是为了总导演们的精神健康起见。但是,一个人的艺术生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今年的《捐款》的主题,似乎就是寡妇门前是非多这种低俗的东西;而其间反复插播的商业广告,则使人想起那句西方的谚语:老鹰的翅膀拴上了金块,就再也不能凌空飞翔了。
于是,我只能用如下的想法安慰自己:没有赵本山小品,我们照样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