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3月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共青视点·经济生活
工业化进程加快缩小了地区间就业差距

西部农民工为何不再“东南飞”

本报记者 张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3-0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正月十三,江苏省苏州市越吴人力资源集团业务部主任潘冬明便兴冲冲地远赴西北,为的是赶上年后甘肃省春季第一场招聘会,以便尽早完成公司的招工计划。

    “苏州电子类企业缺工严重,缺口在20万人以上,不少企业年前就已经出现用工荒的征兆。可以说,现在有多少,我们就能招多少。”潘冬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接受了60余家苏州企业的委托,赴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广招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工。

    然而事与愿违,即使开出的薪酬超出年前,依然难以吸引到熟练的劳务技工,3天招聘下来,仅有20多人报名。

    类似潘冬明招工的遭遇,也许是当下中国劳工市场迎来拐点的前奏。媒体报道称,这个春天,广州及邻近的东莞等城市的农民工缺口大约在100万人,而位于长三角的浙江省等地也出现用工荒,用工缺口达25万人。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历次“用工荒”不同的是,西部劳工已不再“东南飞”,加速的工业化进程正在缩小地区间就业的差距,深刻变革的家乡正在吸引农民工“回流”。

    农民工向小城镇“回流”

    车出兰州15公里,笔直的双向6车道一直通到定远镇。新建的商住楼、饭馆、旅店、停车场同低矮的旧建筑一起,挤在宽阔的马路两边,仿佛陈列着这座小镇的往昔历史。8年前,此处还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连过往司机都不愿意停留。

    现在,每天经过定远镇的车辆数不胜数。到达省会兰州,只需4块钱的车程。在兰州市描绘的远景蓝图里,这里将是未来兰州城东扩的“主战场”。

    26岁的拉面师王海东在定远镇最大的一家牛肉面馆上班。他拥有10年的拉面师工龄,曾在兰州市的牛肉面馆打过工,精通牛肉面制作的各道流程。这让他轻松获得了这份“家门口”的工作。

    “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工资还不比兰州低。”正在后厨忙碌的王海东告诉记者,他现在每月的薪酬1600元,甚至高出兰州市一些牛肉面馆开出的工资。去年,他结了婚,人生角色的转变促使他加快了回乡的步伐。

    在王海东工作的这家牛肉面馆,其余8名工人都是本土本乡人,大都已结婚生子。

    店老板王占荣说,他并不担心“用工荒”。事实上,节后已有四五个当地的年轻人找到他,希望能争取到牛肉面馆工作。

    去年,兰州人王占荣瞄准这座小镇的区位优势,跑到这里投资开店。他掏了3万元的连锁加盟费,以比兰州城少近一半的租金租下了这个小镇里人流最密集地段的铺面,生意异常火爆。

    定远镇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甚至吸引了周边山区农民向这里“靠拢”。43岁的农民张学海曾在内蒙古等地干过建筑,搞过装修,现在他是镇上的一名面包车司机,他的妻子则在一家私营企业食堂打工。夫妇俩在镇上以每月150元的价格租房居住。这位曾走南闯北的农民已不打算再外出漂泊。

    地处大山深处的定远镇邓家营村是个典型的打工村庄,“90%的年轻人在外地打工”。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刘希兵发现,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跑到远处的很少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兰州开出租车,或是到镇上蔬菜保鲜库打工。

    “他们不像我们(这一代人),不但要挣钱,还看重将来的发展。”37岁的刘希兵说。

    本报记者走访定远镇的餐饮、住宿、货运等行业发现,不少在镇上工作的当地人都有过外出务工的经历,或就近在兰州市,或远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留住他们心的,是小镇日益增多的用工需求以及这里低廉的生活成本。当然,乡情也是吸引他们回归的重要因素。

    “铁杆庄稼”与“蔬菜产业”此消彼长

    定远镇的崛起,与当地政府培育10年之久的蔬菜产业密切相关。目前,榆中县定远镇已成为甘肃省蔬菜对外销售的最大集散地,每年外销蔬菜数以万吨计。以“高原夏菜”闻名的当地蔬菜远销广东、福建、浙江等省,附近临洮、白银等县市的蔬菜也通过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用了10年时间发展蔬菜基础产业,从2007年开始,榆中的蔬菜产业驶入了快车道,进入蔬菜的精加工阶段,未来还将发展到‘动车’时代。”榆中县农业局副局长白守孝笑着对记者说。

    人均耕地不足及便利的交通区位催生了榆中县的蔬菜产业。这个地处西北内陆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仅2.7亩,人地矛盾突出。而因水资源严重短缺,有效灌溉面积仅有2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7.6%。尽管毗邻省会兰州,但榆中县依然是国家重点扶贫的贫困县。

    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需要更多劳力。兰州亨通蔬菜保鲜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得军告诉记者,每年6月到10月下旬,他的企业都要雇用四五百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当地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成批量收购的蔬菜在冷库经过一天一夜的降温后,运往全国各地。

    在定远镇周边,像这样用工规模的蔬菜保鲜企业有13家,每到旺季,定远镇车水马龙,“比过年都热闹”。

    21岁的马文静去年夏天就在镇上的蔬菜保鲜库工作。初中毕业后,她曾到广东珠海打过工,此后还到兰州干过餐饮服务员。

    “镇上多一半同龄姑娘和我一样,夏季在冷库上班,冬季干餐饮。”马文静很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每天晚上能回家,坐车10分钟就到了,家里人也没必要担心。”

    在杨得军看来,随着当地蔬菜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蔬菜加工附加值的体现,当地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务工人员。

    和西北绝大数农业大县类似,榆中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9万余名城乡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诞生的劳务经济是老百姓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来自该县农牧局的统计表明,当地主要仍以农业收入为最主要收入,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占相当比例。按照收入结构分析,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占总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是:农、牧业等收入占40.8%,工业、建筑业收入占27%,商饮、运输、服务业等收入占14.9%,外出劳务收入占13.6%。

    分管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白守孝对榆中蔬菜产业化的发展信心满满:目前,整个榆中县超过16万的农民齐聚在蔬菜产业化链条上。而随着蔬菜订单化生产、工厂化生产、种植专业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参与进来”。此消彼长,未来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注定将减少。

    农民工务工选择更加多元

    和今春“用工荒”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就在去年,2000多万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加入返乡潮,从中央至地方全力安置返乡农民工。劳务输出地榆中县也不例外,当地政府着力实施“回归工程”,旨在引导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所谓“回归工程”,便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的务工人员带信息、带技术、带经验返乡投资兴业。“实现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榆中县劳保局副局长白炳升介绍说,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回家乡,上项目,办工厂,涌现出一股回乡创业的热潮。

    岁末年初,榆中县劳保局还特地表彰了一批回乡创业的典型。据榆中县劳务办提供的数据,2009年,千余名返乡能人创办了56家企业,注册了1058家个体工商户。这些企业分布在建筑、餐饮、运输、养殖、粉条加工等领域。

    西部农民工的务工选择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就近就业成了不少农民工的新选择。在甘肃春季第一届招聘会上记者了解到,与去年同期相比,参加招聘会的单位增幅近五成。

    甘肃省人事厅人才资源管理处处长常文介绍说,甘肃人才市场今春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据悉,春季第一场招聘会以招聘周的形式连办7天,这在甘肃省人才市场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招聘第一天,便有两千多名招聘者涌进人才市场。

    这位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官员分析,之所以导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企业用工荒,“最要害的问题是外地务工待遇太低,已难以吸引西部的务工人员。”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刨去沿海发达城市昂贵的生活成本,农民工的打工收入远不及在甘肃本地打工的收入。实际上,兰州市很多企业开出的薪酬已经和外地企业的工薪待遇相差无几。

    兰州学者洪维日前撰文指出,越来越高的城市生活成本,正使越来越多的农村打工者考虑“解甲归田”。相形之下,一直居高不下的房价更让渴望留在城市的农民工“心灰意冷”,高房价已成为比户籍制度还要难以逾越的、阻碍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高门槛。

    人力资源方面的有关专家提醒记者注意,西部基础建设进程的加快吸纳了数额庞大的当地剩余劳动力。当地媒体报道称,2010年,甘肃省将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6亿元,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的建设。

    前来甘肃招工的潘冬明并不打算轻言放弃,他计划到甘肃各地的市县再跑跑。不过,满脸疲惫的他已经打电话向总部汇报,恐难以完成今春的招工任务。

    本报兰州3月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