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3月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杨洁篪外长答中外记者问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3-0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中俄关系:是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典范□中美关系:受干扰责不在我望美方相向而行

    □中日关系:东海应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中国外交:坚持原则立场同是否强硬是两码事 国与国之间打交道,重要的是要看是否占“理”

    □朝核问题:各方相向而行,实现目标大有希望

    □中欧关系:只要共同努力,一定会大踏步向前

    □伊核问题:施压、制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非合作:国际上有人不愿看到中非关系发展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杨洁篪: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跟大家见面。温家宝总理已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方针政策。今天,我很乐意回答你们的问题。谢谢。

    中新社记者:2010年是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您如何评价新世纪头10年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外交?今年外交工作的重点和亮点是什么?您作何展望?

    杨洁篪:21世纪的头10年是危机和变革的10年,也是合作和发展的10年。在这10年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比如说“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国际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上升等等,国际关系、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正朝着多极化、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这样的思想不合时宜,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

    这10年也是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的10年。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在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因此,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更加重视中国在国际社会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在这10年间,我们同各国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全面发展,同国际社会一起积极参与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全方位外交。这里我要强调,今年特别要搞好“峰会外交”和“世博外交”。同时,要为我们国家保稳定、促发展、调结构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为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请问您怎样评价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中方将如何进一步加强俄中各领域合作?请介绍一下现在俄罗斯和中国能源合作情况。

    杨洁篪:中俄关系是中国外交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都支持彼此的立场,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我们持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与协调。两国务实合作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去年双方签署了在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能、高速铁路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协议,有关项目正在顺利地实施。今年底,中俄石油管道有望修成,明年将会正常运转。我还要跟大家说的是,我们双方都非常重视中国的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之间的合作,双方商定要推进一系列跨境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我想这是具有示范性意义的。

    在两国领导人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中俄关系是一个成熟、稳定、健康、充满生气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认为这是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典范。今年,中俄之间有不少的高层往来,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将同梅德韦杰夫总统、普京总理、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和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等俄方领导人分别进行多次会见、会晤。就近期来讲,3月下旬,习近平副主席将应普京总理邀请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汉语年”开幕式。我想以上的会晤、访问都将为我们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巨大的动力,我相信中俄关系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国日报记者:近期,中美关系出现一些波折,请问您怎么看待中美之间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派遣两位高级官员访华,有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中美关系出现了缓和迹象,请问您对此有何评价?最后,您怎么看待中美关系发展前景?

    杨洁篪:去年在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后,中美关系有了良好开局。但是在去年底、今年初,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领导人会见达赖,这使得中美关系受到了严重干扰,给双方合作带来了困难,这不符合双方的利益,责任不在中方。最近,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中美双方就中美关系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中方进一步全面阐述了自己在中美关系、台湾、涉藏等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我们指出,美方近一时期的相关行动,严重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损害了中美关系大局,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当务之急是美方认真对待中方的立场,切实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有关敏感问题,同中方一道努力来推动中美关系恢复稳定发展。

    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方高度重视中美关系,我们一贯致力推动中美关系沿着积极合作全面的轨道向前发展。我们希望美方同我们相向而行,共同为此作出努力。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我想问您的是关于中日关系的问题。第一,中方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促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第二,对包括亚洲共同体在内的亚太地区的合作,中方有什么样的构想?第三,在东海问题上,中日两国仍然存在分歧,日本国内不少人认为因为中方的态度消极,使条约化谈判迟迟不能进行,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杨洁篪:我认为中日关系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面临着重要机遇,双方要共同努力来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我们要共同增加对中日关系的战略投入,要从双边、地区、全球三个层面来加强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同时,我们认为,双方在务实合作领域也有着巨大的潜力。我想在这里强调,除了传统领域外,在能源、环境、循环经济、高新科技等方面,我们存在着新的、重要的合作机遇。这些是新兴的战略产业,这方面双方合作的潜力巨大。我们都位于亚洲,我们双方应该携手努力,为振兴亚洲作出共同贡献。

    关于亚太区域合作,我想指出,中方积极推动并全面参与本地区区域合作。我们提出了许多倡议和主张,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这个地区的区域合作出现了一个多机制、多层次、多速度的发展趋势。中方认为,各方都应该采取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各种机制是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凡是有利于促进区域融合、政治互信、务实合作、共同发展的倡议,我们都持开放、积极的态度参与讨论。同时,我想指出,中方一直主张并且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方面起主导作用,我们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当然,我们也欢迎其他各方对地区一体化提出积极的建议,作出积极的努力,这也是中国自身的态度。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对于双方在东海问题上的分歧,中方一直主张通过磋商、谈判予以妥善解决,以维护中日的战略互惠关系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方的态度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中日双方关于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这是双方长期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值得珍惜。我认为双方都应该遵守中日关于东海问题原则共识的精神,并且要为切实落实这一原则共识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使东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相互了解或者是缺乏相互了解的。现在国际社会上许多重要问题没有美中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了解是很难解决的。但最近我们看到,在一系列重要的双边关系问题上,美中两国出现了冲突和摩擦,阻碍了美中两国的合作。美方认为,美中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包括人权。请问中方认为核心问题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外国人经常被告知“你们太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您认为我们外国人能最终真正了解中国吗?您认为外界对中国最大的误解是什么?中国采取了什么行动来减少误解呢?

    杨洁篪:我认为中美关系在21世纪的共同目标应该是共同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努力,这对世界、对地区有利,也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希望双方对这一点都看得很清楚。对于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我想美方应该是很清楚的,而且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里面对此也有明确阐述,规定了处理中美关系敏感问题、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原则。中国在原则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同时,中方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沿着积极合作全面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美方也作出同样的努力。

    相互了解是发展国与国关系的基础。当前,各国的情况、世界的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们大家都存在如何“调焦距、对光圈”这样一个任务。尽管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差别大,要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增进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我们希望外界能够了解中国的独特性和真实国情,我们更希望一些人能够抛弃他们的有色眼镜和思维定式,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偏见。我既喜欢油画,也喜欢中国的水墨画,但是如果有人用油画的标准来欣赏中国的水墨画,那恐怕就要出错。现在外界有些人对中国是有一些误解的,比如说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对外表现的越来越强硬。我想说的是,坚持原则立场同是否强硬是两码事。国与国之间打交道,重要的是要看是不是占“理”。中国的外交是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己任,这就是中国外交的“理”。我想这也是国际关系准则所坚持的“理”。如果把一个国家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和尊严的行为视为“强硬”,而把侵犯别国利益的事看成理所当然,那么公理何在?

    目前有来自400多家外国媒体的700多名记者在中国常驻。大家的工作都很辛苦。我们希望你们能够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向中国人民介绍世界,也向世界介绍中国国内的发展、中国外交的方针政策,更多地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外长,我访问过世界上南北西东许多地方,也到过不少名城。我想中国人还是很愿意了解世界的,而且在中国,他们得到了关于世界、关于中国的充分的信息。

    韩国《东亚日报》记者:近期,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各方进行了一些密切接触,六方会谈前景如何?还有今年20国集团峰会将在韩国举行,中韩两国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协调合作?中方对此次峰会有什么期待?

    杨洁篪:过去一年,六方会谈确实经历了一些波折。所幸的是,有关各方并没有放弃实现半岛无核化这一目标,而且也没有放弃六方会谈这一有效的多边平台,都在为重启六方会谈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坚持半岛无核化这一大目标,只要各方坚持接触,保持耐心,相向而行,那么重启六方会谈,实现9·19共同声明所确立的目标是大有希望的。

    关于20国集团峰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20国集团这个机制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匹兹堡峰会把20国集团机制作为世界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这是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一个重要进展。

    很高兴我们的邻国韩国将在今年年底前后举办20国集团峰会。在此之前,将在加拿大举行20国集团另一次峰会。我们希望各方共同合作,使这两次峰会取得成功。我认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是四个问题。第一,要如期完成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目标;第二,要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特别是要推动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三,要继续加强宏观政策协调,讨论“撤出战略”问题;第四,要反对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要共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达成全面平衡的协议。今年是20国集团峰会的建章立制之年,我们愿意同各方共同努力,本着民主、透明、公平、有效的原则来推动20国集团机制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注意到您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特别强调今年一定要做好“峰会外交”和“世博外交”。我知道今天离世博会的开幕还有55天,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过,世博会的外事工作是外交部2010年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请问您对世博会有何期待?另外,外交部为支持办好本届世博会已经做了并且还将做哪些工作?

    杨洁篪:“世博外交”确实是今年中国外交的重点之一。我的同事们和我前一阶段已经去了好几次上海。迄今为止已经有190多个国家、50多个国际组织报名参展,届时将举行188场国家馆日,39个国际组织荣誉日活动。我们估计,大概有近百位外国政要将莅临上海,有几百万外国观众到上海参加世博会有关活动。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世博会。它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科技、人文领域的盛会,而且是一个外交盛会。“三人行必有我师”,世博会更是我们向世界、向各国人民学习的好机会。

    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同上海市及有关方面进行了密切配合,推进招展促展工作。我们也组织了一支精干的外交队伍,有些同事已经奔赴上海,有的准备启程。我们下一阶段要加紧做好迎接外国政要和外国朋友到上海、到中国各地去参观访问的准备。我相信上海世博会一定会成为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

    法国电视台记者:在欧洲有很多评论家认为,欧盟正在努力对国际形势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和发挥自己的作用。我想问中国如何看待欧盟非常努力地想要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主要作用?您如何评价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

    杨洁篪:我认为,多年来欧盟一直是国际舞台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而且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高度重视发展中欧关系,重视同欧盟整体关系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推进同各成员国关系。近年来,中欧关系总体上是积极向前推进的,我们在各个务实合作领域取得了不少的合作成果。比如说现在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双方贸易额达到3600多亿美元,中国有近20万留学生在欧洲学习。当然,双方关系发展中不可能一点摩擦都没有。但这不是我们双方关系的主流。由于双方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各不相同,我们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乃至于出现一些分歧,我想这是自然的。重要的是,我们双方都要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态度进行磋商,妥善处理有关分歧,突出双方在广泛领域存在的共同利益。这样,我相信中欧关系就会一天比一天好,一月比一月好,一年比一年好。

    今年是中欧建立外交关系35周年,我们之间存在着的是一个成熟的外交关系。围绕世博会,有不少欧洲政要、欧洲民众将来上海参加世博会有关活动,我们对此表示热烈欢迎。我也可以告诉大家,今年我们考虑安排中国的主要领导人到欧洲进行访问。我们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去年以来双方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充实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使这个关系更加增强战略性、全面性和稳定性。我相信,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中欧关系一定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而且会出现不少新的增长点。

    新华社记者:我们知道,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今年将在中国举行,中国对发展中阿关系有何考虑?第二个问题是有关伊朗核问题的,一些国家提出针对伊朗新的制裁方案,这个问题到底还有没有外交解决的空间?您认为伊核问题该如何解决?

    杨洁篪:今年年中,将在中国举行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我们选择了天津市作为举办地。天津市蓬勃发展,是我们国家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在天津举行,我们觉得是合适的。我们将欢迎来自22个阿拉伯国家的外长及阿盟秘书长与会,届时中国领导人将予以会见。相信这次会议对促进我们的集体合作,提高中阿合作总体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对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中阿互利友好合作关系充满了信心。

    关于伊朗核问题,我想强调,中方一直主张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维护有关地区的和平稳定;主张通过磋商、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并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目前,坦率地讲,解决这一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认为,外交努力并未穷尽。大家知道,施压、制裁并不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根本出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各方当前还是要坚持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核问题这一大的方向,发挥政治智慧,使问题得到全面、合理、公正的解决。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中国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都是邻国,而且一直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和友好往来。但是这一地区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明朗的因素。我想请问杨部长,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上,中国未来和他们的合作究竟会怎么样?特别是如果美国在明年下半年撤出阿富汗,中国是否会派出维和部队到阿富汗执行维和任务?国际社会有舆论认为中国和阿富汗是邻国,阿富汗局势不稳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安全会带来威胁,对上海合作组织周边的国家也会带来威胁,上海合作组织或者是中国是否会出兵阿富汗?

    杨洁篪:阿富汗政府和人民在推动国家和平重建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同时阿富汗也确实存在毒品走私、恐怖主义等一些严重问题。中国支持阿富汗政府为促进国内和平、安全与稳定所作出的努力,我们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向阿富汗提供了各方面的援助,比如说,帮助他们建设医院、水利工程,我们还为阿富汗方面培养了许多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前一段时间,中国政府代表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上合组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国际会议。我本人先后参加了在土耳其和伦敦举行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我有幸与卡尔扎伊总统和阿富汗外长、安全顾问进行了交谈,他们都对中国方面所持的立场、中方给予阿富汗的援助给予高度评价。与会很多国家代表都认为,军事手段不是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根本出路。我们同很多国家一样,认为国际社会要全力支持阿富汗政府和人民作出的努力。我们认为,阿富汗人民最终一定会实现和平稳定、独立自主、发展进步和睦邻友善的目标。我相信上合组织及其成员国将会继续关注阿富汗形势的发展。现在这个形势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上合组织将继续支持阿富汗政府和人民作出的上述有关努力。联合国安理会在处理阿富汗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看到联合国安理会在这方面继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中方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也会为此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

    我认为巴基斯坦政府有效地控制着巴基斯坦的局面。我们同巴基斯坦将继续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拓各方面的务实合作,支持巴基斯坦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摩洛哥通讯社记者:去年在沙姆沙伊赫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宣布了中国帮助非洲的八项新举措,您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这些新举措的落实情况?您如何看待中非合作的未来?另外,为什么有一些西方国家一直担心中非之间的合作?为什么一些西方国家总是批评说中国发展对非关系只是为了攫取非洲的资源和能源?

    杨洁篪:中非合作现在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大家还记得,2006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和非洲国家领导人齐聚一堂,商讨中非合作的大事。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对非务实合作的八项措施,这些措施很多已经顺利完成了,一些在做收尾工作。这次会议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项措施使得中非合作上了一个崭新的大台阶。

    去年11月在沙姆沙伊赫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了开幕式,阐述了中方对非合作的重要主张,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赞同。温总理宣布了中国对非合作八项新举措。现在有关后续行动正在积极落实之中,比如说关于免债、免关税的行动已经顺利展开,“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已经正式启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将于近期启动。我们相信,各领域计划都会逐步得到落实,中非合作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我注意到国际上有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非关系的发展,总是拿中非能源合作来“说事”。事实是,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只占非洲出口总量的13%,而欧洲和美国都占30%以上。中国在非洲石油领域的投资只占世界在非洲此类投资总额的1/16,美国和欧洲都比我们多得多。我们支持世界上其他国家同非洲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能源领域进行合作,但是他们没有道理反对我们同非洲进行平等互利的合作。况且,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合作既包括资源国家,也包括非资源国家。我想指出,非洲是属于非洲人民的,非洲人民才是非洲的主人,其他人都是客人。我们应该尊重主人选择合作伙伴、选择朋友的意愿和自由。我认为,要做非洲人民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最基本的是多做实事、好事,少说空话。中方一方面同非洲国家人民进行合作,把他们潜在的资源、能源优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同非洲国家人民合作,共同修建铁路、公路、桥梁,改善他们的基础设施,为老百姓谋福利。最近,赞比亚总统班达说,“中国投资者对非洲经济发展的促进有目共睹,他们是真正帮助我们的人”。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先生说,“中国的投资和贷款带来了非洲所需要的东西”。我想这些评价是公道的。

    巴西《圣保罗州报》记者:今年4月,巴西将举行第二次“金砖四国”领导人峰会,我想了解中方是否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对中国来说,“金砖四国”合作重要性有所增加呢?您认为像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这样不同的国家,能够真正建立起享有共同发展利益的合作机制吗?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有关拉丁美洲的,近年来中国加大了与拉美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力度,我想问一下是拉美的哪些方面让中国觉得非常重要呢?

    杨洁篪:“金砖四国”彼此之间确实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但是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以及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是相近的。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四国加强合作,本着积极务实、公开透明的方式,开展彼此合作和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这对世界是有利的。我们预祝4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四国”第二次首脑正式会晤取得圆满成功。

    同时我认为,中国同拉美在经贸、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互补性,双方关系发展的前景是良好的。

    路透社记者:今年,国际社会面临一个大的话题是哥本哈根会议后的气候变化谈判,中国对这些谈判有什么预期?中国是不是担心到年底还达不成一个有效的协议?

    杨洁篪:不但是中国一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哥本哈根会议取得了重要的积极成果。同时,大家都认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中方愿意同有关国家、组织共同努力,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按照“巴厘路线图”,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各国一起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使得今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国的努力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我们希望墨西哥会议取得重要的积极成果。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来外交部在国际会议上开始设立中国新闻中心。此外,外交部还举办公众开放日,让更多的民众可以接近我们的外交工作。我想问这是否意味着外交部正在加大开展公共外交的力度呢?如果是,那么开展公共外交的目的和意义又在哪些方面?再问您一个私人问题,今年是虎年,也是您的本命年,您在这一年有什么感想和计划?

    杨洁篪: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重要的开拓方向,我们认为公共外交现在是应运而生、正逢其时、大有可为。我个人认为,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传播、交流等手段,向本国的公众、向外国公众介绍本国的内外政策,以便增进了解,减少误解。在去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新中国外交60周年等,我们展开了公共外交活动,取得重要成果。我特别要提一下,中国领导人在对外活动方面很重视公共外交,深入、广泛地接触各界,取得了良好效果。外交官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公共外交活动。今年,我们将鼓励我们的外交官,在国内更加积极地走向公众、走入高校、走近媒体;在国外更加积极地走出去,向各界介绍中国国内的情况和中国的对外政策方针。我相信,中国的公共外交在新的一年里,将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果。

    同时,我想指出,中国的外交是人民的外交,公共外交的智慧也是来自人民。我要感谢全国人民对外交工作的支持,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今年确实是我的本命年,我也在这里祝我们的祖国,祝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如虎添翼、蒸蒸日上。另外,明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我也要向各位女士表示祝贺,更要表示敬意。

    记者会历时近2小时,5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