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3月1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两会特刊
抓住公务车采购机遇 迎接信息化时代挑战

自主品牌荣威以创新带动发展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3-1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今年两会,汽车产业的发展继续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有23次提及汽车行业,而“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与“政府公务车采购支持自主品牌”等也是代表们的热议话题。在讨论到2010年汽车产业发展时,“政府公务车采购支持自主品牌规定的含金量”与“汽车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机遇”成为了最新的热点。

 

    抓住机遇,自主品牌开始挺直腰杆

    对于“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比例不得低于50%”的相关规定,一些代表希望明确这一政策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这一“比例”是采购的“辆”还是金额的“量”,是否会在实施过程中,向着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方向逐步明确。对自主品牌来说,这将是一个占市场总量6%,金额超过500亿元的难得市场良机。

    面对机遇,自主品牌有没有做好准备?“50%”的规定究竟是自主品牌高速成长的必然收获,还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以“荣威”为代表的中高端自主品牌,用优秀的成绩单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一直以来,自主品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上,从中低端市场找到自己最初的切入点;但是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合资品牌和国际品牌始终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上海汽车响应“自主品牌”的国家战略,从打造自主品牌“荣威”的最初,就以“世界为我所用”的气魄,依托上海汽车集团通过自身积累和跨国收购建立的全球研发体系,30年合资合作形成的先进制造优势,坚持从中、高端切入,与国际同行高水平竞技,走出了自己的成功道路,避免了在品牌建设中“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

    公务车采购有其非常严谨的评价体系,对产品的安全性、操控性和客户服务标准都有不低的要求;尤其是中高端公务车领域,传统上长期是合资品牌中级车的天下,缺乏强有力的自主品牌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这些门槛正在被自主品牌一一跨越。荣威、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厂商已经实现了多个车型C-NCAP碰撞试验的五星成绩,产品安全性能已经跨越式提升;随着国内汽车厂商研发实力的提升,造车理念的成熟,自主品牌产品操控性能也得到好评,荣威750展现良好操控性能的“驾控巅峰”全国巡演持续两年举行,荣威750车队挑战张家界天门山奇险的99道弯轰动全国,极限操控令人印象深刻;在产品的舒适性能方面,自主品牌不断提高的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准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如荣威750以2849mm的轴距营造了商务级别的大空间,舒适配置超过同级别的合资品牌车型,得到了公商务市场用户的一致赞誉。

    在产品性能差距逐渐缩小的时候,服务成为影响中高端公商务用户采购自主品牌的最后一道障碍。某大省政府采购中心招标处负责人认为,在汽车产品品质稳定的今天,服务成为供应商竞争的关键,采购人也乐于为此买单,因为售后服务已然成为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权威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了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调研(SSI)报告,上海汽车自主品牌“荣威”表现出色,以851分的成绩(满分1000分)荣登榜首,这是在J.D.Power中国已经开展10年的调研中,中国品牌首次以创纪录的最高分荣获冠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而在稍后发布的2009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调研(CSI)报告中,上海汽车“荣威”品牌以846分的总分(满分1000分)排名第四,仅以微弱差距落后雷克萨斯、奔驰等豪华车品牌,这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品牌首次跻身该项调查前五,“荣威”已经成为自主品牌在服务领域的模范标兵。

    比如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调研(CSI),是主要从服务质量、服务后交车、服务启动、服务顾问以及服务设施五个主要因子进行评测,在这五个方面,荣威“尊荣体验”服务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作为全球首个先于产品上市就发布的服务品牌,荣威“尊荣体验”开创了超越合资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多个服务承诺:全国首家厂家对修补漆做出的终身质保承诺;全国首家对客户做出维修进度时间以及维修质量的承诺;全国首家将全车型质量担保期提升为“3年或8万公里”;将“以养代修”的理念引入售后服务过程;推出全国首家6:30~8:30档的早间预约接车服务,人性化地解决了用户的实际困难。

    上市近3年来,荣威750不断在政府中高端公车采购中取得突破,已与近50个各级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部门签订了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协议。

    迎接挑战,信息化成为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自主品牌用实绩证明了服务不再是突破公务车采购中、高端的障碍,在国家“发展物联网产业”政策所带来的新机遇前,自主品牌也已经厉兵秣马,准备迎接“汽车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国家以国家战略的形式不断强调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这对汽车行业也有着十分明显的指导意义。在各行各业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新能源”、“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汽车厂商和用户的一个共识,观察中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绿色”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色彩?笔者认为,在关注“新能源”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世界范围内汽车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忽视传统工业化产品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趋势,否则当今天“小众”的“新能源”已经成为明天“大众”的“主流能源”时,比拼的就是当下各家厂商对“探求未来人们对汽车生活的需求”的把握能力。当下的消费者生活更追逐品位、更追求释放、更崇尚自由、更衡量价值,这些已经不断地反映在不断美化的汽车外形,不断运动化的汽车定位、不断提高的性价比上;但表象需求之外,新一代消费者还有很多共同的细节特征,例如喜欢音乐、喜欢数码产品,依靠装备去独立,却又倚赖网络来相联。尤其是网络的出现,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当前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依靠网络交流,依靠网络满足自己,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是一段信息。这就是网络信息时代新一代消费者的最好描述。

    生活在“信息化社会”里,享受着互联科技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信息时代新一代的汽车用户对未来的汽车同样有着“颠覆性”的想法。再次研究以“荣威”为代表的中高端自主品牌而得知,上海汽车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发现了汽车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路径,将自主品牌荣威的品牌理念定位于“品位、科技”,用“数字化”、“信息化”应用,为年轻的中国自主汽车工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2009年,上海汽车推出的荣威550和其“全时数字轿车”的诉求,就是中国品牌第一次以自己对未来趋势的洞察,与国际厂商争夺行业话语权的开始,这些都已经得到了市场消费者的认可。

    2009年,上海汽车自主品牌“荣威”和“MG”均取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全年实现销售90017台,同比增长155.6%;其中“荣威”75010台,同比增长188.4%;“MG”15007台,同比增长63%。

    值得一提的是,“荣威550”以“数字化轿车”的核心诉求在国际品牌和合资品牌的重围中异军突起,成为该级别中、高端细分市场的领导品牌,月平均销量突破8000辆,成为上海汽车自主品牌首个拳头产品,体现了我国汽车制造工业在创新方面的努力成果。

    在首个拳头产品荣威550凭借“数字化”卖点得到了消费者认可之后,上海汽车能否再度精准地抓住市场,顺应信息化潮流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2009年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那辆荣威3G概念车N1来看,上海汽车继续敏锐地洞察到了信息技术和汽车行业的融合方向。上海汽车认为:一百多年汽车行业的发展已历经三个阶段,正迈向第四阶段。

    第一阶段是机械化时代,标志是1886年奔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依靠机械动能驱动的汽车;这让当时的工业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等成为汽车强国。

    第二阶段是“工业化时代”,标志是1913年福特大规模应用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量生产T型车;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在这一阶段开始发展壮大,美国也逐渐成为“车轮上的国家”。

    第三阶段:“电子化时代”,标志是1969年电子控制ABS率先在福特雷鸟和大陆·马克III的应用,电子元器件和总线在汽车内搭建了神经系统;在这一阶段,新的汽车工业国如日本开始赶上传统的汽车强国,并在80年代成为新的汽车制造霸主。

    第四阶段:“信息化时代”即将来临。标志是通信技术和数字网络在汽车的“嵌入式应用”,以及汽车之间、汽车与数据中心之间的“交互式应用”;大容量无线通信技术(3G)和数字网络的发展使得汽车即将成为“数字地球”或“物联网”的移动信息终端。

    面对即将来临的信息化时代,上海汽车率先出招,据悉以荣威3G概念车N1为基础研发的一款A级别车荣威350即将在3月下线、4月间上市。据悉,这是国内首款基于云计算信息互动系统的“全时在线中级轿车”,通过与国内3G运营商联通的强强联手,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行车互联生活”。

    自主品牌荣威的成功不是偶然,上海汽车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创新能力”的企业价值观,并将其写在了企业价值观和公司宗旨的最前端。面对世界汽车的发展潮流,上海汽车树立了“为全球新一代消费者造新一代轿车”的造车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导下,上海汽车为荣威品牌规划“品位+科技”,而MG品牌强调“个性、气质、创造力”,率先在中国车企中走出双品牌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这些努力和成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终将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一支新兴主导力量,在创新的道路上有机遇也有挑战,自主品牌的发展要靠自身创新实力的增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