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3月1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两会特刊
校媒记者:两会政治真有意思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南开大学《南开青年》 杨春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3-1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编者按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继续在全国高校发起“校媒记者看两会”活动,共有216名大学生记者参加,63家校园媒体全程联动。校媒记者就大学生关心的就业、创业、教育改革、医保制度、收入分配、代表委员履职等两会热点话题进行采访。累计采访两会代表委员47位,采写稿件783篇。他们在报道的同时,也带动了身边的大学生参政议政,影响了更多的青年人理性关注两会热点问题。他们怎样看两会?有什么独特的视角?本刊选登几篇,以飨读者。

    两会前夕,山东省新泰市6名“80后”干部担任副局长(副院长)一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当事人之一刘婷婷并没有一个官居教育局书记的姑姑。

    或许,“80后”本身并没有错,出问题的是这个社会缺乏诚信。我们身处一个缺乏信任的年代,太多的暗箱操作、徇私舞弊、买官卖官的媒体新闻和小道消息,让人们陷入了社会信任危机。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制、新泰的年轻干部选拔,立意和初衷都是好的,公开后却都遭到网友的层层逼问:“这些人究竟有没有背景?”“能否保证公平?”有网友说:“我们质疑的不是23岁,而是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两会期间,我一直关注代表委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在想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我想向两会建言。

    如果公众总是戴上“灰色眼镜”看干部委任,就要考虑如何将这副眼镜擦干净,哪个人事环节受到的质疑最多,就要在哪个环节重点开刀,提高公众信任度。

    首先,老百姓怀疑年轻干部有背景,我们就要在选拔前适当公开候选人的社会背景、个人资产、家庭情况、道德品行等等,新泰市领导当时仅仅回应提拔标准、程序恐怕不能服众。第二,老百姓怀疑选拔程序中有“潜规则”,那么不管是多么小的地方选干部,我们也要将程序公开。第三,老百姓怀疑年轻干部是“官二代”,我们可以考虑采取异地委任的方式,将年轻干部调离家乡,避免“辽宁本溪3名团市委处级干部的人选都是市领导子女”的问题再次发生。最后,老百姓担心“80后干部”没经验,那么新干部在上任后应公开与老百姓见面,与公众进行正面沟通,接受大家的检验。或者采取“试用期”和绩效考评的方式,让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