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3月1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两会特刊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委员:

领导别傲慢 记者少追星

本报记者 张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3-1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3月11日,一位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随着人群追逐一位政协委员、电视明星,其他记者也争相索取签名,场面混乱不堪。在一旁,很多政协委员默默看着这一幕。

    作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翟惠生一向关注两会代表委员与记者之间的互动。翟惠生观察了一会儿,忍不住向一名素不相识的记者打了个招呼,他很想提醒这位同行:围着明星转,真没有必要,太掉价了。

    两会采访中常见这样的情景:高官名流面对蜂拥而至的录音笔、摄像机,多数避之唯恐不及,有的横眉冷对,甚至失态撒气;记者们却仍孜孜不倦,很多记者热衷于向各类名人索要签名,或要求合影,一些记者见到名人还忍不住尖叫,甚至搂搂抱抱。

    对此,翟惠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两会报道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如果当成一个追星的机会,或者见名人的机会,对于做记者来说是一个失败。”

    他认为,两会报道就是一张考卷,能够考出一个记者是“大”记者还是“小”记者,是合格记者还是不合格记者。“两会的新闻是观点性的新闻。代表委员里确实有各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名人,如果把名人的效应和鲜明的观点叠加到一块儿,会成倍放大。但如果我们两会报道不重视观点,只是追逐名人,就跑偏了。”

    那么观点在哪儿?翟惠生说,就四个字:“国计民生”。多少政策值得解读,多少百姓心声需要跟政策“对号”,这些都是记者最应该做的事。

    另一方面,会议开幕以来,很多记者感慨,为数不少的代表委员见记者就躲,有的甚至隔了老远就捂住胸卡,生怕被记者认出来。前几天,本报记者遇到的一位政府官员,只以“对不起”来回答提问,连着说了十几声。

    对这种现象,翟惠生认为,有些代表委员躲着记者,要么是对记者不太熟悉,比较谨慎;要么可能不知跟记者说什么,不太善于回答问题,但绝不能以傲慢或躲闪的姿态应对记者,“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应该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和善管媒体”。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