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3月1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体育

中国足球别再玩儿急转弯

曹竞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3-1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如同冰天雪地里来个急转弯,哪怕是全时四驱的越野车,也难保不翻车打转,更何况还是辆近乎散架的老爷车。

    中国足协这几天抛出的国奥打中甲的动议,其后果就基本上属于这种状况。姑且不论让国奥打中甲的想法是如何的无厘头,如何的不职业,如何的莫名其妙,单说这种不调查不研究,拍拍脑门就敢张嘴的做法,就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而且,这种手法还是如此的似曾相识。

    联赛给“国字号”备战让路,这在中国足球圈都已习惯成自然了。曾经有位足球掌门人,为保国奥成绩,干脆提出联赛南北分区。后来,据说是被视联赛如命的郎效农拼死摁住才算罢手。这回倒好,直接把国奥“打包”进联赛了。

    出此下策的人想必是饱尝举国体制优越性的,深知把一群人聚一块儿天天埋头苦练的好处。就算没啥技战术意识,天天在一起传切配合,说不定就“配”成本能反应了。两个人一起划的划艇可以,4个人一起使劲的赛艇可以,11个人一块儿踢的足球应该也可以吧。

    但足球真的是不可以,就像孙海平可以倾10年心血打造出一个“翔飞人”,中国足球费了50年牛劲也就冲进过一次世界杯决赛圈。水涨船高,这在足球世界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需再证明,也不可能被推翻。

    心存侥幸是人类的通病,急功近利又是人性的弱点,特别是在国字号成绩几乎成唯一硬道理的中国体育圈,脑海中陡然浮现这样的意念倒也不难理解,但想想可以,真甩到足协中层会议的桌面上加以研讨,就显得太性急了。

    很能理解领导想把中国足球早些搞上去的心情,但有些事肯定不是转个舵掉个头就能搞定的。就像现在依然高潮不断的打假扫黑,不是说联赛开赛就万事大吉风平浪静了,也不是说崔大林副局长、韦迪主任不相信会有大面积俱乐部卷进去,就果真不会卷进很多大鳄一样。

    开弓没有回头箭,扫黑是这样,反腐是这样,中国足球的职业化之路也是如此。更何况人家欧洲搞了近百年的职业足球,不仅是事业,而且是产业,也是足球能够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根基,没理由到了中国就成了坏东西。坏掉的不是职业足球,而是打着职业旗号中饱私囊的那些坏家伙和一个很不职业的体系。

    而让人沮丧的是,坏人被抓了不少,但滋生坏人的体系却依然存在。

    国奥打中甲的想法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让人看到了一种倾向重新抬头的可能。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