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3月1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远离一次性筷子并未解决问题

谢昱航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3-1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次性筷子非法生产过程:经历熏硫黄、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残留多种有害物质;被工人用脚踩,筷子上留下“特殊标记”;在流程的多个环节,没有一处对筷子进行消毒……

    一次性筷子的出现,一度被视为健康的时尚,也因此,一次性筷子很快普及大江南北,久之,顾客进餐馆,非一次性筷子不用了。有媒体做过现场统计,在被观察的11名顾客中,仅1名顾客要求服务员拿消毒柜里的筷子,其余顾客都使用一次性筷子,即使服务员建议使用消毒筷,顾客也表示“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人们如此信赖“卫生筷”,可“卫生筷”却有负信赖它的人,这让公众很受伤。

    凭央视3·15晚会的影响力,可以预见,有关筷子使用卫生的理念和习惯将迎来一次颠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转而使用多次性筷子,而一次性筷子的市场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那些不法生产厂商受到冲击是罪有应得,只是那些规规矩矩的生产企业,恐怕也会遭到池鱼之祸。从一次性筷子到平常的筷子,似又回到了起点。

    一次性筷子不安全,是因为生产厂商见利忘义,无视法规。事实上,我们对于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是有严格标准的,比如:一次性筷子有强制性防潮、防霉卫生指标,强制限定含水率小于10%,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竹筷不得有虫害、腐蚀和异味等问题,等等。严格执行这行标准,一次性筷子对人是无害的。正是因为标准没有得到落实,才使问题筷子大量出现。事实上,对于一次性筷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早有媒体曝光过,有人呼吁过,但央视的调查表明,这种现象还是大量存在。这表明,执法机构不是很高效,卫生监管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重复使用的筷子要保证卫生,也需要经过多种消毒措施,也自然该有卫生标准。这样的标准要得到好的遵循,同样有赖于监管的高效有力,只要监管上有漏洞,就难免会有不良企业主利用空子获利。可在一次性筷子监管上暴露出缺陷的监管网络,又怎能让人相信其能把好消毒筷子的关,让人放心地使用消毒筷?“卫生筷”不卫生,“消毒筷”是否没有“毒”呢?同样也有媒体的调查表明,在有些餐馆,洗碗工人将用过的筷子稍加洗刷,用嘴巴将包装纸袋吹开,筷子往里一装,消毒筷就产生了,在有些消毒筷的包装纸袋上,甚至还有油渍渗出。

    因为央视曝光的是一次性筷子,公众很容易把问题都归咎于一次性筷子。其实,问题实质不在于是一次性还是多次性的问题。不指出问题的实质,不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只曝出一方面问题,并没有起到多少建设性的作用。中国人上餐馆很少不用筷子,所以筷子问题,实在是事关百姓健康的一件大事。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