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3月1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学

推进教育均衡亟须具体行动方案

李丽萍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3-1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均衡发展被提到了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的高度上。2010年伊始,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正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则给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教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择校风愈演愈烈,择校费年年攀升,上学难、上学贵让教育成了压在民众身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应试教育人人喊打,却打而不死反倒更加猖獗,应试压力从高中蔓延到幼儿园,中小学生负担之重前所未有;疯狂的奥数、有偿家教、节假日补课,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中小学潜规则大行其道。这些令人深恶痛绝的教育乱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其根源就在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其实,诊断出择校、乱收费等教育痼疾的症结所在,并不是什么难事,教育部门几年前就开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化”这一药方,并写进了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组织校长、教师流动”、“加强薄弱校建设”等都有提及。这几年,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也做了不少努力,不能说成效一点没有,但确实是不太理想。

    很多人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反正要到2020年这个时间点才实现,所以比较乐观。我们只有充分意识到来路的艰辛,才能明白10年也就如白驹过隙。任何教育理想都是知易行难!比如说,如何克服可能遇到的阻力?如何破除原有利益格局的障碍?鉴于此,让有针对性实操性的行动方案加快出台,保障上上下下能照方抓药,按图行事才变得更加重要。

    譬如,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被视为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问题的突破口,选择这一路径确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重点校”体制和择校费造成现在名校教师和普通校教师之间收入差距极大,即使实行绩效工资后,名校教师还有公费旅游、出国培训等福利待遇和无法计数的灰色收入。在教师待遇两级分化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教师流动的可行性?如何避免流动走形式,比如好老师只在好学校之间轮换?所以,仅就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而言,还需要更细致明确的行动路线和保障措施。

    当然,不管怎样,此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制定,等于给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戴上了紧箍,此举彰显的决心和勇气,令人击节叹赏。无论10年后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但现在至少可以如温家宝总理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所言,“让人民看到希望,从而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