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3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探访贵州西部特旱山村

基层党委政府:不惜一切代价保人畜饮水
本报记者 王国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3-2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目前,西南五省区旱情仍在持续。贵州大部分地区已出现中等以上干旱,其中位于贵州西部的盘县为特重干旱,旱情最为严重。3月25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盘县,驱车在深山中穿行70多公里,来到盘县旱情严重的民主镇小白岩村。

    干了的水窖里又有了水

    一路上,记者看到,大片的耕地中,小麦已绝收。山上几十年才能长成的灌木,也已成片枯死。

   ; 小白岩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316户,其中8个村民小组的水源已枯竭,主要靠水窖蓄水。

    小白岩村村支书胡安德介绍说,过去几年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共修建了196口水窖,降雨量充足时,这些水窖蓄的水够村民生活使用。自2009年7月开始,雨水较往年少了很多,水窖里的存水也越来越少。2009年12月以来,几乎没有下过雨。今年春节后,196口水窖中的186口水窖都干了,只剩下10口水窖尚有少量存水。

    不过,虽然一直没有下雨,但小白岩村这些本来已经干了的水窖里,大部分又有了新的存水。尽管每个水窖里的存水量都不大,但已可以保障村民基本生活用水。

    “镇里会来送水,每周两次。”胡安德说,每户人家每周可以分到六七十斤水,很多用水比较节省的家庭,会把用剩的水存起来,再加上一些人自费到有水源的地方拉水回来存放,于是,很多水窖又开始存水了。

    据小白岩村一些老年村民说,这次的大旱百年一遇。据他们回忆,在1963年时,也曾发生过一次严重旱情,但只持续了3个月左右。

    1963年那次旱情发生时,小白岩村的村民只能用马驮人挑的方式,到10公里以外的沙厂村、博地村去运水。虽然这次大旱比那次严重得多,但村民感觉并没有那次困难。“家里有困难的,跟村里说一下,他们都会给解决。”一位村民说。

    记者看到,49岁的村民代性伦洗手用的水,只有一纸杯的水。这么一点水,并不是只洗一次手,而是全家4口人洗过脸后,再放着用来洗手,洗完手还要洗脚,洗完脚还要再喂牲口。

    其实,代性伦一家用水可以不用紧张到这个地步,他一家享受低保,因此,家里4口人每周可以分两担水。但是,他告诉记者,水在山里送过来不容易,虽然有用的,还是得省着,不能给村里再添麻烦。

    困难家庭享受双倍供水

    民主镇共有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5万多人。这20个行政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有7个村旱情最严重,小白岩村就是其中之一。

    代性伦家能享受“双倍”供水,这是民主镇抗旱救灾工作中的一项特殊举措。

    “镇里组织的供水,首先要保证困难人群。”民主镇党委副书记罗波说,每次送水到村里,尽管会发给每户人家,但首先保证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困难家庭的用水。镇里送的水,每户普通人家每周可以分一担,大约六七十斤。对于特别困难家庭,每两口人就可分一担水。

    罗波介绍说,由于当地喀斯特地貌明显,“石漠化非常严重,土壤保水性能差”。民主镇的部分村庄已几乎没有水源,完全“靠天吃饭”。从1998年起,各级党委政府开始帮助村民修水窖,目前全镇共有1233口水窖。这些水窖的蓄水,平时够村民使用,但遇到旱情,就显得特别困难。

    旱情发生后,镇里发动干部群众,发现了5处新水源,可以解决2000多人的吃水问题,也缓解了各村的供水压力。

    记者看到,在小白岩村,不少地方正在架设管道。罗波说,目前整个民主镇都在加快拉水管、铺管网,把水源引向各村。“首先是坚决保证大家的生活饮水,可能的话,还要尽量保生产、救庄稼”。

    这次旱情让民主镇损失很大。小白岩村共有1235亩耕地,其中800多亩种小麦。往年的这个时候,这800多亩小麦已经到了收割的时间。今年,800多亩小麦全部绝收了。整个民主镇,共有耕地5.5万多亩,其中小麦约4万亩,今年基本绝收。

    截至3月25日,民主镇已收到县里下拨的抗旱资金16万元,加上镇上拨出的5万元,共已投入抗旱救灾资金21万元。这些钱主要用于购置送水装备、为新水源修建水池、管道安装等。据了解,新的抗旱救灾资金很快将到位。

    确保群众喝上合格安全的饮用水

    据了解,盘县旱情较严重的各村,目前供水用水情况与小白岩村类似。

    据盘县县长王刚介绍,2009年7月到12月,盘县降雨量为50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45.6毫米;12月降雨量为2.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七成;2010年1月和2月降雨量分别为1.2毫米和2.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九成以上。

    目前,盘县90%以上的山塘已干枯,现有的32座小型以上水库,其中有4座病险水库和1座正除险加固水库未能蓄水,其余27座蓄水水库的水位都下降30%~40%;农作物、茶叶、果树等受灾面积达74.39万亩,成灾面积60.54万亩,绝收面积38.51万亩;65.05万人和16.27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65.05万饮水困难人群中,有10万人靠兴建应急水源解决,4万人靠组织送水解决,48.98万人靠自行拉水、挑水解决。

    此外,县政府所在的红果镇目前尚无供水问题,但给红果镇供水的啸天龙水库,其容量为230万立方米,目前只有100多万立方米存水。按照县城每天用1万立方米水估算,水库的水只够用3个半月。

    据了解,旱情发生后,盘县启动了《盘县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盘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盘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抗旱救灾工作队伍深入一线。目前全县投入抗旱人员38.66万人,动用各类抗旱设备610台,动用运送水车辆352辆。此外,全县450个行政村都已设立灾害信息员,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及时掌握灾情。

    据介绍,盘县已投入省级抗旱专项资金20万元、市级抗旱专项资金80万元、县级专项资金450万元。各类抗旱资金和社会募捐资金还在不断增加。

    王刚说,盘县目前抗旱工作的原则是“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不惜一切代价”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同时,已安排卫生、防疫、水利等部门深入受灾村寨,帮助指导群众科学取水、卫生用水,确保群众喝上合格、安全的饮用水。

    本报贵州盘县3月2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