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在雪域高原飘扬
3月28日,拉萨各族各界3000多人聚集在布达拉宫广场,升国旗、唱国歌,庆祝第二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1周年。 新华社记者 觉果摄
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地走到旗杆下,次仁曲珍阿妈将额头轻轻贴在叠得整整齐齐的国旗上。站满了上百人的农家小院像周围的莽莽山林一般寂静。
在西藏边境小镇樟木,这位百岁老阿妈45年来每天坚持在自家院子里升国旗的动人故事,早已传遍华夏大地。今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初现时,在大家的帮助下,老人又用颤抖的双手将国旗牢牢系在旗绳上。
众人齐唱国歌,一双布满皱纹的手、一双年轻健壮的手一起拉动旗绳。在老阿妈沧桑的目光里,在村民们淳朴的目光里,在孩子们清澈的目光里,在边防战士坚毅的目光里,猎猎飘展的五星红旗向着深湛的蓝天、向着纯洁的白云,冉冉升起。
3月28日,当金色的朝阳照亮雪域高原时,在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各族人民同时举行了盛大的升国旗仪式,庆祝第二个“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前一天刚刚下过一场春雨的拉萨碧空如洗,布达拉宫广场上花团锦簇,金黄的底色上,数百盆大红花朵摆出了一行大字“3·28西藏翻身农奴的节日”。伴着嘹亮的军乐声,英姿勃发的武警国旗护卫队迈着正步走上广场。一声令下,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国旗缓缓升起。
升旗仪式现场聚集了3000名干部群众,有的穿着五彩的民族服装,有的身着庄重的深色西服,小学生系着红领巾,僧人们披着绛红僧袍。大家迎风肃立,高唱国歌,向国旗致敬。
巍峨的布达拉宫见证了西藏由屈辱到奋起的百年历史。51年前的今天,中央在平息了旧西藏极少数上层分裂分子发动的武装叛乱之后,顺应百万农奴的迫切心愿,解散旧西藏地方政府,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西藏漫长的历史进程打开了一扇亘古未有的大门,长期挣扎在黑暗、桎梏、苦痛之中的百万农奴,带着激动和惊喜,冲进了光明、自由、欢乐的崭新天地。
鲁固居委会78岁的其加在民主改革前当过乞丐,对饥寒交迫、衣不蔽体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经历过寒冬的人,最懂得阳光的温暖。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今天。”
此时,从原始森林到雪山脚下,从滔滔雅鲁藏布江畔到一望无际的羌塘草原,城市、乡村、学校、军营、寺院、店铺、民居、牧场……一面面五星红旗升了起来。
在米林县南伊乡,我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的珞巴族群众纷纷把国旗插上自家屋顶。才召村从前的好猎手、如今的水果种植能手达登说:“从前珞巴人过着刀耕火种、打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是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我们心里像过年一样甜。”
这是一个凝重的时刻。亲身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各族人民心潮难平。当年诞生了西藏第一个朗生互助组的乃东县结巴乡结巴村,曾经的农奴、现年79岁的次仁桑珠凝视着国旗,双手合十,嘴里不住低声祈祷。“我曾亲眼看着一个农奴伙伴被农奴主活活打死,真希望那位兄弟也能幸福地活到今天。”他说。
这是一个希望的时刻。在“天湖”纳木错边的春季牧场上,牧民次仁顿珠把国旗插到了黑色的牛毛帐篷顶上,然后抱起一只刚刚降生的小羊羔,让妻子用数码相机给自己照了张相。前年当雄地震,他家房子严重受损,现在政府帮助他盖起了新房子。搬进新居时,孩子们高兴地在屋里打滚儿。他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在海拔6200米的世界最高边防哨所兰巴拉巴弄卓康执勤点,刺骨的寒风卷着雪片打在15名边防官兵脸上,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庄严列队,向国旗行军礼。工作站教导员王绍荣说:“西藏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不容任何敌人侵犯。‘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这就是我们的精神。”
半个多世纪前的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西藏黑暗、野蛮、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在世界人权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2009年设立的“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时时提醒人们牢记这段非凡的岁月,像伟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一样,代代相传。(执笔:李柯勇,记者:颜园园、晋美多吉、觉果、张亚东、尕玛多吉、格桑达瓦、边巴次仁)
新华社拉萨3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