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对决:爱心OR学业,孰轻孰重
“我不希望今天是个比赛,更希望它成为一场公益事业的交流会。”“朝夕恒助”团队成员张德如此解释成员着装不统一的原因。同时,他展示了一组笑脸的图片,因为“想让大家轻松一些”。当说到想把自己的项目称之为一项事业时,张德还说道:“我宁愿超出一点规定时间,甚至降低分数,也要把这个观点陈述完整。”该团队负责人王欢介绍道,他们的活动目标是要搭建一个青年人和老年人的互动平台,目前已有近100位退休老干部和近120位学生参加。一方面,这些被王欢称为“智慧老人”的老干部为学生们开办了马列主义研修班、传统文化研修班;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去到老人们的家中,帮助他们完成“口述历史”等工作。老人们的热情让王欢惊讶,比如,一位老人住在距北京40公里远的香河,却依然在早上9点准时出现在研修班的课堂上。
同济大学的团队着重介绍的则是他们的专业优势。3位成员来自社会学系,阐述方案的是大二的邵马可,他选择了站在舞台前端进行陈述,而不是像其他选手那样直接从座位上站起来演讲,因而成为当天比赛中距离台下评委和观众最近的一位选手。他们的项目是这次比赛中唯一为扶助弱势群体成立的纯公益性项目,目标是成立一家非政府组织(NGO),帮助“三失”(失学、失业、失管)的17岁至25岁社区年轻人重拾自信。陈述中,20岁的邵马可显得信心十足,但私下里他却向笔者坦言,自己在第一次向扶助对象讲课时手足无措,一个比他大5岁的扶助对象课间跟他说:“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刚才在台上的你:尴尬!”邵马可表示,虽然那些人年龄和自己相仿,但各自的经历却有很大不同,他们往往认为大学生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不可能和他们这些“失败者”进行平等沟通。不过,长期的接触减少了邵马可和他们之间的沟通障碍,从小就想成为企业家的邵马可在与这些青少年沟通的过程中产生了创办NGO的想法。另外,“阳光下展翅”行动本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的项目,同济大学的团队将高校社工介绍进该项目,和原先的专业社工模式进行了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