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4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周刊

从大学校门直奔沃尔沃

本报记者 王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一位吉利大学的学生渴望毕业后去沃尔沃任职,想知道吉利是否能给他提供这样的机会,这件事让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知道了,坚持要找到这个学生批评他一顿。“学生能有这样的想法,我很理解,说明一个企业发展了,与它相关的产业也会受益。好比哥哥到海南打工了,弟弟也想跟着去,它体现的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我之所以要批评这个学生,是因为他看到吉利收购沃尔沃了,才想到去沃尔沃工作,这种理想太狭隘了,也反映了一些年轻人的思维太模式化。”赵福全说,“吉利可以给学生提供进入沃尔沃的机会,但吉利大学不是为吉利培养人才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别说沃尔沃,全球有多少跨国企业,你都可以选择。”

    尽管赵院长的脾气很不好,但他还是给吉利大学的学生指出了一条成才之路。这位美国Wayne州立大学的汽车博士,曾对吉利大学这所民办高校有过偏见,这与当今教育产业的思潮有很大关系。对于中国的民办高校来说,他们的生源是公立大学淘汰下来的,这里的学生自进入校门开始,就被打上了“差生”的烙印。然而,从吉利大学进入吉利汽车集团工作的年轻人,却给赵福全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比某些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更敬业、基本功更扎实、技术操作能力更强。

    在吉利大学汽车学院,学生们从大一开始,就可以进行“实战演习”,对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汽车部件进行现场拆卸、安装。汽车学院的学生们每人有一套蓝色的工作服,必须穿上它才能进入现场操作间,4年的技术学习历程,就像是在汽车工厂里工作。这也使得这里的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上岗。这种“实战型”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某些大学4年均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使吉利大学在短短几年里,成长为排名全国前五位的民办高校。

    “我把吉利汽车研究院从300人带到了1400人,我在统领着、管理着人才,对人才也有着深层次的理解。”赵福全说,“用李书福董事长的话来讲,汽车产业是‘人才密集、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它对人才的渴求是任何行业都无法比拟的。什么是汽车产业的人才?有人说是精英,但只有精英还远远不够。从我从业25年的经验来看,少一两个精英,汽车产业照样能够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庞大的、各个层次的、以造车为使命的群体,汽车产业将迷失方向、寸步难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汽车产业真正需要的,是比李书福更疯狂的汽车人才!”

    在吉利大学,赵福全许下3个诺言:一是每年从吉利大学挑选5~10名年轻的教师骨干,利用暑期来吉利汽车研究院学习、交流,参与产品开发。二是由吉利汽车研究院组织有博士学位、专家水准的中高级领导团队,担当吉利大学汽车学院的兼职教授。三是为吉利大学的科研教学提供最先进的产品开发用车,以及所有涉及先进技术的样件、样本。

    当然,真正的人才选拔是万里挑一的。作为吉利大学第二大学院,汽车学院每年毕业上千人,但能走进吉利汽车研究院参与研发工作的,只有30~50人,而这几十人当中,只有一半的人能被录取为浙江汽车工程学院的定向研究生。

    赵福全说,吉利汽车研究院正在申请国家“十二五”重大“863”项目,未来几年将吸收一批跨国核心技术人才和中国技术骨干,而这当中,对中国年轻汽车人才的渴求是最迫切的,因为他们才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希望。

    多年前,当李书福预言通用未来将破产时,一位通用中国的高管愤然离场,并自称“我走了,要去找工作去了”。如今,李书福“先知”形象的成型,伴随着吉利对沃尔沃的成功收购,又引发了一场新的预言——跨国核心技术团队与中国汽车人才的融合,将是汽车业下一个潮流。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