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4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春热线

你可知“你将往何处去”

——有关人生意义的课堂讨论实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健康人格心理学班全体师生 杨眉/设计并执笔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缘起

    我在给学生介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时,和他们重点讨论了有关青春期同一性所要探讨的3个主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

    在讨论“我将往何处去”这个问题时,一位同学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回应,我顺势又提了几个问题,于是就有了一场非常有意义的大讨论。限于篇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两部分省略,重点讨论“你将往何处去”。

    我们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场讨论中最具重大意义的时刻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我先问同学:“现在来讨论我们将往何处去的问题,除了流行的出国、考研、工作,你们还将往何处去?”

    学生们答:死亡。

    就在这时,2008级经济学院刘宇琼站起来,非常激动地说:“我特别想就这个问题和大家探讨一下,比如说‘要到哪里去’,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要好好学习,找一份好工作,生活不会特别坎坷。但是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也要为家人、为社会,为那些特别贫困的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做我自己,要做得特别有名气,等我去世了之后还要流芳千古。可是,几十万年后,地球都爆炸了,还知道谁是谁啊?那人还为什么要活着呢?”

    就这样,刘宇琼同学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一定会毁灭,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2008级经济学院周凯站起来,说:“听你说的时候我已经按捺不住,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想过。活着和生活是两个概念:首先,活着是一种责任;其次,我觉得活着是一种惯性。……至于这个‘意义’,我想举一个例子。比如你用一个杯子喝水,你曾经用了它一年,你非常珍爱它。但不小心它摔碎了,这个杯子不存在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意义,因为它存在过!”

    2008级人文学院杜鹃有点迟疑地说:“我也在想,千百年之后,世界不存在了,我们现在做了这么多,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不会觉得很悲伤吗?当我们都不存在了之后,这些珍贵的回忆要怎么办?好悲伤啊!这个问题真是特别深奥,一想到它就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

    说到此,杜鹃因为哽咽而说不下去,我注意到,此时有好几位同学也在擦眼睛。

    后来的作业中,2008级工商管理系武小雯写道:“那一刻,教室里很多人都哭了,包括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的我。很多人都愣住了,原来还有人和自己一样被同样的问题困扰了好久。当然,也有很多人争相举起了手,他们要证明:人活着不是没有意义的!”

    “我就一句话,人活着总有意思,我们就应该快快乐乐地活着,去经历我们现在的生活,不要想太多,让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了。”(2007级人文学院,郭昊)

    “这个问题如果你放大了,就越想越觉得人活着没有意义,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会被时间创造和毁灭的,时间在创造着这些事物的同时,也毁灭着这些事物。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人生就没有意义。因为你做的一切,最后都回到了起点。但是,你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证明是自然创造了你,赋予你一个使命,你作为一个人要体验这个世界。”(2008级人力资源系,李晓濛)

    我说:“李晓濛同学的观点是要活在此时此刻,体验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这个视角很有意义,请各位一定要认真分享这个时刻。”

    “其实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实质上是对于‘自我实现’的思考,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思考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活在当下’,如果你很快乐地过每一天,你的选择N多年之后不会让自己觉得后悔,就已经很了不起了。”(2007级人文学院,吴雷)

    “作家余华说,‘我们老思考活着的意义,但活着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活着’。我觉得也是,不用思考太多,因为你完全预料不到以后会发生什么,人生需要做一定的规划,但是老去思考这些其实挺空泛的,还不如你去实干,踏踏实实做自己。”(2007级人文学院,张晨)

    我的观点:有些同学说好像没有必要考虑这些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很大很远,其实它跟我们眼前的物质生活关系特别密切。比如说,大三、大四的同学考研、上班和出国这3个问题都和刘宇琼提出的这个问题有关。为什么?因为如果我认为人生是有意义的,我就会认真地去考虑考研、上班或是出国,然后认真地去准备。但是如果我认为明天就没有意义了,那我就无所谓了,我干什么都可以,我可能会得过且过。李晓濛所谈的“体验今天”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不是在想明天、后天,实际上已经有很明确的思考,就是“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所以,我要珍惜当前的一切”。

    刚才有同学说到人生规划的问题,人生规划有什么意义?它的意义是:有规划的人生更有效率。但是,人生是不是能完全规划?答案又是否定的,因为世事多变,所以我们在微观上要做人生规划,宏观上只要记住自己活着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可以了。比如,我要做一个好人,至于怎样做这个好人,是通过做医生做老师还是做工人来实现,这就是微观上要规划的事了。

    “我认为活着的意义在于传承,我们是一个历史的记录者与创造者。如果能够这么想的话,那什么东西都是有意义的。”(2008级法学院,郭炳江)

    “我觉得活着本身就是有意义,我很感谢我的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生本身就是一种很珍贵的体验;其实我是为了我自己、为我爱的人、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以及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而活着。”(2007级外语系,居洋)

    “首先,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但它不一定有一个终极的、统一的意义,所以我想,正如我们应该承认人具有个性一样,我们也应该承认生命的意义是具有个性的,要对这种个性多理解、多尊重、多包容,不要试图去寻求一种终极的意义。其次,大家刚才都说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个人的作用会被稀释。我觉得每一个人存在的意义都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微分,虽然非常微小,但确实存在,并且一定有他存在的意义。比如你帮助一个乞丐买了一块饼使他不至于饿死,结果这个乞丐后来引领了一场革命……很多事是偶然与必然的交织,我们无法预料。所以,每一个人的贡献、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被铭记的,我们要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地生活。”(2007级外语系,韩晓晨)

    “我觉得活着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给世界带来影响,给别人带来快乐,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我很骄傲,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人类的一种自作多情。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环境危机这么严重,种族之间的矛盾,这些东西不是说用消极的眼光去看待,但它们确实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我觉得活着就是这么回事。”(2007级传播学院,何佳佳)

    这个质疑非常有意思,让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的提出让大家的思想这么活跃,激发了这么多非常有深度的思考,这种思考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意义的。

    我们可不可以变成没“被出生”

    接着我又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不可以变成没“被出生”?

    我问学生:“你们今天20岁左右,你们是毫无选择的‘被出生’,我想问你们,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变没了?你们能不能变成没‘被出生’?你们有没有这个退路?”

    学生笑答:“没有。”

    有同学说:“穿越时空?但这是不可逆的。如果你穿越了时空然后把你爷爷的爷爷或是你奶奶的奶奶杀死就不会有你了,这是一个悖论。”

    我说:“对,这是不可逆的。我们不可能变成没‘被出生’,变成没来到这个世界上。那我们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就在这时,我听到下面有个同学轻轻说了一句:“可以自杀嘛!”

    我立刻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选择自杀?

    我们可不可以选择自杀

    “刚才有同学说可以选择自杀,那好,我现在想问各位,自杀真的就可以避免这个地球毁灭吗?你们认为这个可以选择吗?这是一个好的选择吗?”我抛出问题。

    马上有人回答:“不是!”

    为什么自杀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觉得自杀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人应该积极地去面对。既然地球马上就要毁灭了,那就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时间,去向你喜欢的人、你爱的人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情。……采用自杀的方式,这是不可取的,你只会更浪费自身的这点时间。”(2008级经济学院,冉思思)

    我说:“刚才冉思思说,自杀是一种逃避,而且它会浪费我们剩下的最后一点时间。还有什么?自杀还有什么糟糕的地方?”

    “我觉得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感受不到希望,人自杀了之后肯定就活不过来了,连最后一点希望也给自己葬送了。”(2007级计算机系,刘晓炜)

    “大家总是在纠结世界末日来临了、一切都没了,何必要纠结于这点呢?如果世界末日在明天来临的话,我也会自豪于在有限的时间中为别人带来更多的快乐。人生的长度可能是一样的,但人生的宽度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享受生活并教会别人享受生活。”(2008级外语系,杜芸)

    “我不太明白现在好多人老是说‘为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可能我的个人本位主义太严重了——我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要为别人活着?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先委屈自己然后再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不能自己快乐了,在这个基础上尽我的能力给别人带来快乐?”(2007级人文学院,郭昊)

    “首先,大家不管是自己也好、别人也好,是在一个圈之中的。这个圈画小了可以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画大了可以是一个国家、社会或者是一个世界、宇宙。以社会这个圈为概念的话,我觉得慢慢地大家会发现,如果仅满足自己的利益并仅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时,这个群体会发生危机。群体的危机就是个人的危机,而且比自己利益的危机还要大。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大家,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家’都活得更好。”(2008级经济学院,周凯)

    我的观点:大家要记住,健康的自私最后一定会走向利他。我觉得你们是不矛盾的。正常的社会状态中“自己快乐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尽我的能力给别人带去快乐”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我们就是应该先把自己照顾好,不给别人添麻烦,然后再去照顾别人。但是特殊情况中,“小我”就要服从“大我”。比如一些英雄人物牺牲了生命就没有了,但他们实现了理想,这对他们来说是价值和意义更大的事情。微观上可能在这个时段个人的损失多一点,但是在宏观的结果上个人和社会一定是双赢的。

    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我问大家:“如果说我们活着是一种别无选择,不管地球会不会毁灭,我们现在反正就是得活着,在这样一个客观现实下,我们该怎么样让自己活得有意义和价值?”

    “我觉得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从小确定一个目标,长大之后能实现它。我欣赏的演员是王宝强,他从小就特别想当演员,后来还当成了,他的人生我觉得就是有意义的。”(2007级计算机系,刘晓炜)

    “刚才刘晓炜说达成自己的目标很有意义,我觉得这个不全面,我对‘意义’的定义是:当回顾一天的时候,觉得这一天没有虚度,那么这一天就是有意义的;当回顾这一生的时候,觉得这一生没有虚度,那么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另外,就是对别人的意义。当别人想起你的时候,会想起很多你为他做的事,会怀念你、想念你,这就是你对别人的意义。”(2008级计算机系,周凯)

    “我觉得人活着的意义就是让自己满意,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到底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自己能够感受到、认同自己。”(2008级经济学院,杨楠)

    “我们学人力资源,有一个东西是我们研究的,就是职业生涯锚,就是你的经验中有一个东西是你牺牲了一切也不愿放弃的东西,我觉得人生就是要找到那个你永远不会放弃的东西,然后持有它。”(2007级劳动经济系,张楠)

    “如果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你去达成的话,那个很难,做一个最平凡的自己、最开心的自己就可以了。”(2007级房地产系,韦祎)

    ……

    后来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得不以一个简短的总结终止这场讨论。

    这个讨论非常有意义,不仅体现了同学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让我们看到很多同学所具备的使命感、责任感、道义感和利他精神。更重要的是,有关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为大家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实,“怎样活得更有意义”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任何一种有利于个人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活方式都是有意义的。

    但是从总体目标上考虑,可以分作两大块:

    一是选择自我实现。比如你是苹果,你的自我实现就是做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苹果之一。你是梨子,你就去做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梨子之一。如果你想自我实现但是又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这通常是绝大多数人的现状——你就得先找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然后再去实现它。这个世界上天生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要先找自己的。你要搞清楚你到底是什么,你到底是为什么而生的?找到了以后你就去做,那是非常完满而又幸福的人生。

    但是,如果因为多重原因,比如我很长时间都找不到自己,或者找到了我又不想做自己(因为做自己有时候也是很难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又该怎么办呢?那就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选择认真负责地过自己的人生。

    认真走过的人生没有弯路。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尽职守责,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会成就你,使你的人生对自己和他人都充满意义。

    不论是选择自我实现,还是认真过自己的人生,有一点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那就是要考虑并且利益他人,这点很多同学讨论时也都提到过,归结起来就是: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我们就要为这个世界贡献意义。我们想要发现生活的美好,我们就要为这个世界奉献美好。只有这样,我们想要人生有意义的愿望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另外,从方法和过程上看,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还要学习充分体验此时此刻的存在,并且尽可能地去学习发现和体验此时此刻的美好。

    其实人生最有意义的在于体验过程而不在于得到结果。不懂得在过程中体验奋斗的美好、自我实现的意义或生活的丰富性和人生的价值,就如同囫囵吞枣,是有经历而没有体验的生活。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古老而又最年轻,最呆板而又最有活力,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

    每个人都面临无数种可能性,每个人把握这种可能性的能力都与他们对自己的了解成正比。个体对自己的了解越深刻、越科学、越全面,他的人生越能够丰满并且充实,他的活动场所才会越大,他的世界才会越宽广,他的地平线也才会越辽阔。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不论我们的上一代人曾多么合理而又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下一代人仍将不可避免地要复演同一过程。这是一个既像人类的劫数又像人类的幸福的问题。这是一个与人俱在的问题,是一个人类反思的永恒主题。

    现在,轮到了我们,来面对这个永恒主题,让我们共同努力,来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

    结束语

    用我的学生后来在作业中写的文字来做这篇文章的结束语最为合适。

    “生命旅程中,每一次从无知到认知,从感受到感悟,都值得我们为自己鼓掌喝彩。我们不应该为了自己看不见的那一天而暗自神伤,‘纵使地球明天就要毁灭,我也要种下我的苹果树’,尽可能地去体验人生吧。让自己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人事物。”(2008级工商管理学院,武小雯)

    “同学的讨论中我突然意识到,生活的美妙之处便在于它是不可知的,是需要我们去探索的。”(2008级市场营销系,张晓雪)

    “既然选择活着,那么就要活得有意义,要活得精彩,即不仅是要活着,而且还是要生活。”(2008级经济学院,刘予琼)

    “在学习了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之后,我的人生有了变化,课上‘人活着有什么意义’的讨论,也让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在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我的生活变得十分充实而有规划,不像之前那样杂乱无章,现在我每天都体验生活的精彩,照着阳光我会感到很享受,听着鸟儿欢叫,看着蔚蓝的天空,这些都使我感到身心欢愉。”(2008级经济学院,王伟丹)

    “我终于不惧怕生命的短暂,因为正是有限的时间激励我们去创造、奉献,并有所作为,正是有限的时间鼓舞我们去尽可能地表达爱、给予爱,也正是有限的时间教导我们去珍惜、珍视、充实地度过每一天!”(2008级外语系,杜芸)

    (感谢刘宇琼同学提出了一个如此好的问题,感谢韩晓晨同学根据课堂录音整理出全部原始记录。)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