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4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共青视点·教育科学
复旦一项研究成果发表

因出差换床而失眠的人有望“高枕无忧”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孙国根 记者周凯)最新一期美国《神经科学杂志》发表了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志力课题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大脑内蛋白质多巴胺D2受体是调控觉醒行为的重要受体,该成果为临床治疗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换床入睡难”顽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医学上把一些换床后无法入睡的现象称为“第一晚效应”。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其中不少人因经常出差不能在习惯的床上睡眠或入睡前情绪改变,精神亢奋或紧张,难以入眠,深陷“第一晚效应”痛苦之中。

    过去人们对“多巴胺”在睡眠觉醒中的作用及机制认识非常有限。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志力课题组研究人员曲卫敏、徐昕红等,运用高度自动化睡眠觉醒解析系统,记录一种已经基因剔除了“多巴胺D2受体”小鼠的睡眠过程。结果发现,与正常小鼠(野生型小鼠)相比,剔除了“多巴胺D2受体”的小鼠,活动期维持觉醒困难,睡眠量增加。

    为模拟人在新环境下(如出差住宿等)出现“换床后”失眠现象,即“第一晚效应”,研究人员更换动物居住环境,考察小鼠在新环境中的睡眠行为。结果显示:多巴胺D2受体正常的小鼠面对新环境刺激,极为不习惯,入睡困难,而剔除了“多巴胺D2受体”的小鼠,则“高枕无忧”,迅速入睡。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