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4月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旅游周刊
深度关注

清明 漂一族的文化记忆

本报记者 齐征 实习生 张精展 张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0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中青在线旅游文化频道的《清明节是扫墓节?》调查显示,有近9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只了解部分清明节的来历。清明风俗中,扫墓、踏青、禁火最为被调查者所知;44%的被调查者表示,这个清明假期准备去郊外踏青或者进行一次短途旅游;13%的被调查者选择回老家或者去陵园扫墓祭祖;仅有8%的被调查者了解自己的家族史,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虽然不熟悉自己的家族史,但“很感兴趣,想多了解”。

    传统的中国人一直是安土重迁的。离开家乡去其他地方生活对他们来说曾经是天大的事情。但在当代中国,“漂一族”已经是很多人既有的生存状态,他们或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或是因为工作、学习、爱情等原因主动离开家乡。但每到清明节,“漂一族”很可能面临让人苦恼的局面——3天的小长假不够回乡祭奠,而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又无处可以凭吊故人。在“漂一族”的心里,有回归的需求和探索自己根源的愿望。于是他们产生了对自己家族前辈“漂”离故土理由的追究,继而引发了自己对家族发展脉络的探求欲望。在精神层面上,他们需要通过对家族历史的了解,找到自己的由来和发展的脉络。

    作为典型的“80后”,翁华国小时候都是父亲带着去顺德家乡扫墓。“我们家四兄弟中,我对家族史最感兴趣,也了解得最清楚。”他特别得意地说。

    39年前,翁华国的父亲与几个朋友为求发展,从广东顺德奔赴香港安家落户。直到1981年才得以回乡探亲。5岁时翁华国第一次回广东,他的爷爷已经去世。

    2008年,翁华国被清华大学法学院录取,从此开始了他离开家乡的“漂一族”生活。离家在外这两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孝顺的他希望一毕业就回香港去陪伴父母。“我爸爸60岁了,回家去见到他,感觉他也老了。”他忽然放缓语速说,“有一种紧迫感”。

    调查结果显示,25%的被调查者认为清明节是一个适合外出踏青、旅游休闲的假期,而更多的人(占被调查者的31%)认为这是一个让人追本溯源、缅怀先人、回归传统的日子。

    淡淡是很多在京的“70后”代表:从家乡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并把自己的小家安在北京。平日的工作单调而忙碌,几乎让她以为那就是生活的全部。淡淡曾经是不过清明节的,但现在,当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她还是会有一些别样的感觉。提起2005年逝去的父亲,淡淡的言语中有着掩不住的遗憾:“前一段时间要给父亲立碑,遵照父亲遗嘱由我撰写碑文底稿,这才发现我对父亲的生平知之甚少,有一种强烈的茫然感。”

    “我对亲人、对清明、对祖先的认知,基本都源自父母的言传,我相信我会把这些记忆传给下一代。”淡淡说,“现在我很重视跟母亲聊天沟通的机会。因为如果母亲也去世了,我对这些长辈的记忆,也就断了。”

    如今,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兴的清明扫墓方式,如网上扫墓,雇人代为扫墓等,但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这些新的扫墓方式的被调查者比例很低。翁华国认为,应该自己去扫墓。“我从没见过爷爷,但是扫墓时,还是有种感觉。”他说,“你觉得埋在坟里的人是与你血肉相连的”。

    调查发现,58%的被调查者接受把放鞭炮、烧纸钱、烧香、摆贡品等传统方式变为摆放鲜花等环保低碳方式。66%的被调查者虽然不回老家,但会遥祭亲人。北京大学化学院大二的学生李若铭这些天正忙着在电脑上做幻灯片—他的“家谱”。“我们家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家庭,我这一辈算起来有20多个人。爸爸吩咐我做一本家谱,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互相的关系。”李若铭说。

    “我们家族的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从我向上六七辈,向上四五辈的长辈还存有照片。”李若铭嘴里对自己家每一辈的“字”念念有词,推算着自己的家族历史:“我奶奶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过世了,但她对我特别好,我还记得好多瞬间。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有很多勋章,似乎还参加过上甘岭战役。”他言语中透露出对自己长辈的爱戴和骄傲。家谱的制作,让他感觉自己对亲人们了解得更深了。“看着一些陌生的脸却和自己是一脉相传,这种感觉很奇妙。”李若铭说。

    网友“愁是心上秋”认为,清明意味着缅怀与纪念。清明变成小长假,多了几分商业的味道。但是若不明确规定,这样的节日又很容易被遗忘。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面临着商业化和形式化和逐渐被遗忘的危险。当然并不要求我们记住和纪念所有的节日,但是像比较有意义的花朝节,还有几人记得呀?而情人节似乎比七夕节更受人欢迎……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传统节日啊?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