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4月6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报道
生命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王家岭来了“实打实”的志愿者

本报记者 张国 刘建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06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志愿者史卓越、宋卫国、张华杰在王家岭煤矿。

    本报记者 张国摄

    在繁忙的王家岭煤矿救援现场,除了胸前那枚“中国志愿者”徽章,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的宋卫国看上去与其他工人没有什么不同。

    宋卫国是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石圪节煤矿的工人。在得知王家岭矿难的消息后,这位“感动中国的矿工”请假自费来到这里。

    宋卫国带来了自己的工作服和工具箱,以及5000份自编的“矿工安全谚语”等材料——在山西,他以常年宣讲煤矿安全知识而闻名。

    “儿子下井娘牵挂,违章出事老婆怕。”他在安全谚语里这样总结道。

    “安全谚语”里还有一句:“要进度不干冒险活儿”。宋卫国感慨,这次王家岭出事,就是违背了这一点:只求进度,不顾安全。

    每天,宋卫国是矿区的一名巡逻者,到处找活儿干,比如帮疲惫的抢险队员接电,或是看守排水口。他睡觉时往往都已到了后半夜,就睡在工人宿舍里。

    在王家岭,宋卫国结交了一个朋友——张华杰。“我们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来的”。

    张华杰是临汾市“实打实电工材料批发部”的个体老板。3月29日,他边吃饭边上网,突然看到了王家岭发生事故的消息。

    张华杰立即“懵了”。等到回过神儿来,他把碗筷一撂,就喊上店员史卓越和苏佳伟:“收拾一下,准备动身!”这个从没见过煤矿的年轻人,仅仅凭着“第一感觉”,就决定要为王家岭做点什么。

    他准备了进货价达1.6万元的物资,带着铺盖就打算出发。熟识的顾客听说他要捐物到王家岭,奉劝他:“人家国营矿,不差你这点儿。”

    临走前,他还请隔壁的打印部制作了一张“乡宁透水,义务支援”的自制通行证,一路畅通。3月29日16时15分,张华杰凭着地图,自己开车“摸”到了碟子沟。

    在这里,他们为抢险救援队员安装了60套户外灯具,还帮忙装卸物资,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救援现场需要维持秩序,张华杰曾被当成围观者而遭驱赶。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回家做了几顶印着“实打实义务电工”字样的安全帽,带了一点儿工具,又回来了。

    “帽子就是通行证。”这一次,他没再受阻拦。

    来了这么多天,他甚至没和家人商量过。他也承认,“如果凭第二感觉,我不会这么做”。

    张华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希望能尽自己的一点儿力量,给那些家属一个心理安慰,让他们知道,整个社会都在帮忙。

    “‘实打实’就是做实在人,做实在事。在153名兄弟生命攸关的时刻,我们力所能及地全力相助。为了153名兄弟应有的尊严,不辜负他们为国家能源做出的努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张华杰说。

    来自社会的帮助也是“实打实”的。抢险救援指挥部里留下了“400袋榨菜、16箱火腿肠”的记录,那是外界的捐赠。人们送来的物品,既有水果、面包、方便面、矿泉水,也有帐篷、柴油和排水管道。

    捐来的款物很快突破了100万元。山东淄博一位商人捐了两万元——他是曾轰动一时的1949年8月1日洪山煤矿透水事故的31名幸存者之一。如今,他希望井下的153名晚辈都有自己当年的运气。

    本报山西河津4月5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