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4月1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职业教育
灼见台

民工荒 中国职教发展的危与机

王寿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1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民工荒从年初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民工荒”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来势更猛,缺口更大;二是“民工荒”从东南沿海向中西内陆呈蔓延之势,四川、安徽、河南等历年劳动力输出大省今年也大叫缺工;三是农民工大军以“85后、90后”的新生代为主,学历由原来的初中为主普遍提升到高中。

    曾几何时,“民工潮”席卷全国的印记我们还清晰可见,而仅仅七八年时间,“民工荒”便转眼汹涌来袭。出现“民工荒”的原因何在?如何有效化解“民工荒”?国内外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毫无疑问,在劳动力市场已从买方市场逐步向卖方市场转变的今天,提薪加奖仅为权宜之计;改革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也只是杯水车薪,远水不解近渴;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陆省份转移,亦只会“按下葫芦浮起瓢”,最终成为常态;有远见的企业家则会用产业转型升级的获益来冲抵劳动力薪资提升后的成本上涨。“用工荒”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已成大势所趋。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民工荒”的愈演愈烈会对职教发展产生哪些影响?从表面上看,“民工荒”显现的是“用工荒”,是劳动力市场求大于供,它给职业教育传递了毕业生“就业无忧”的表象信息,然而,“民工荒”背后暴露的却是职教人才培养结构“底盘”过大与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升级之间的矛盾。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牵一发而动全身,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最终匹配需要较长时间。所以,从根本上讲,“民工荒”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是深层次的、持久性的,其中尤以两个“恶性循环”为最:

    一是源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巨额用工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导致很多中职学校盲目乐观于将毕业生“一送了之”,从事技能要求低、劳动强度高、机械单调的流水线低层次劳动,事实上成为与农民工抢“饭碗”的尴尬一族。而因为不用担心学生的就业问题,很多学校也就顾不上重视质量。而没有过硬的质量和技能,学生的就业层次也就无法提高,最终陷入恶性循环,令中职教育声誉大损、引力渐失。二是很多内陆省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迫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形成的就业弱势,不知不觉地充当了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培养廉价劳动力的角色。当地企业因得不到人才回报,也就对支持职教失去动力,校企合作更无从谈起;而地方企业得不到发展,各种条件、福利都跟不上,更对职校毕业生没有吸引力,从而形成第二个恶性循环。

    近两年,“民工荒”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同程度地显现。虽然很多中职学校都竭力宣传本校的就业率“百分之百”,有关主管部门也有意无意地误将中职生的“实习安置率”当成就业率在高调宣传,但各地中职学校普遍出现生源锐减、在校生流失率越来越高等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少数地方甚至引发了新一轮的“读职校无用论”抬头。

    众所周知,由于近几年“民工荒”的持续出现和常态化,适应市场需求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对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已成各地政府共识,而我国经济发展的这一重大战略性调整,必将席卷全国并对全国的职业教育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从办学定位层面引导职教发展,使之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匹配度越来越高,最终形成职教与经济同步发展、共赢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这个角度看,“民工荒”又给职教带来了非常难得的转型发展机遇。抓好这一机遇,可从根本上转变我国职教长期吸引乏力的被动局面。

    一是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双轮驱动。前几年,各地职校相继掀起升格、改名、扩容热潮,盲目崇拜学历教育,而对技能培训教育普遍不够重视,致使职教发展步入误区,与人才市场对技能的需求背道而驰。当前,在中职生源日渐紧缩的背景之下,企业又面临升级转型,大批农民工和低位就业的员工迫切需要职后教育,职业学校理当顺势而变,在师资、设备、课程等方面未雨绸缪,备战企业继续教育,抢占企业培训市场,尽快回归职教本来属性,在重视学历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技能培训市场,以实现双轮驱动,协调发展。

    二是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提升育人质量。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箭在弦上,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结构将由以往上小下大、低技能低学历劳动力居多的“金字塔型”,向中央大两头小、蓝领灰领人才需求量大增的“橄榄型”转变。届时,企业不再需要大批综合素质要求不高的“蓝领”工人从事简单、机械、程序化的操作性工作,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将办学目标定位在“蓝领”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是坚持优质就业,重树职校声誉。这几年,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却难以唤起老百姓对中职的认可。何以致此?中职教育的质量不保和低位就业当为祸首。“民工荒”的出现和加剧,使得全国范围内低位就业易如反掌且妇孺皆知,读完职校的学生在就业质量和终身发展方面并不比农民工有多大的优势,甚至还沦为农民工的“替补队员”,致使人们对就读中职失去兴趣,越来越多的少男少女加入了弃学打工的行列。因此,重视优质就业,重树职教声誉乃中职发展的当务之急。

    四是密切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职教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多为农民工的创业发展服务,多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多为地方企业发展服务,多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技能人才,多为企业培训在职员工,通过密切校企合作,获得校企发展的“双赢”。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