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4月1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青海团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抗震救灾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本报记者 陈凤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1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团青海省委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由机关干部、医疗行业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共青团抗震救灾青年突击队,并在灾区设立了指挥部。

    4天来,团青海省委副书记申红兴一直活跃在灾区一线,负责联系物资安置和协调志愿者队伍。当记者终于联系上她时,电话的那一端可以听出,连续的工作已让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们这里是一个物资安置点,很多物资都暂时放在我们这儿。我们组织了65名志愿者,负责装卸物资、抬伤员,其中有33名专业的医疗救助志愿者。”申红兴说。

    在这支志愿者队伍里,还有一个红丝带志愿者群体,他们手臂上缠着象征爱心的红丝带。申红兴说,哪里有状况,哪里有伤员,哪里需要人,他们就会立刻赶到哪里。

    而在这些志愿者中间,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是我们的学生志愿者,有初中生,还有小学生。”申红兴说。

    这群学生志愿者没办法像专业志愿者那样去前线救灾,但他们依然活跃在灾民居住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其实他们就是捡垃圾,用自己的力量支援救灾,但3天下来一直坚持着。有些中年人看到他们的付出后,都想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申红兴说。

    申红兴介绍说,现在很多省市的专业志愿者队伍已通过团组织来到玉树灾区,并在当地开展工作。“像北京、甘肃以及广州、成都等地的志愿者都来了。不过,我们现在最缺的还是医疗专业的志愿者,因为灾区现在仍然有大量的伤员。”

    4月17日上午,当记者终于联系上团玉树州委书记嘎玛才仁时,他正忙着在救援现场协调工作,电话时而会被他跟别人的谈话打断。

    “我们团州委的所有团干部都在一线参加救援。”嘎玛才仁说,因为工作很忙,他的手机甚至一天都顾不上充电,“所以有时候打电话可能找不到我。”

    地震发生后,嘎玛才仁第一时间来到救援第一线,随他一起赶到一线的还有包括团干部在内的300多名志愿者。

    与记者通话时,嘎玛才仁正带着志愿者在部分安置点奋战,搭建帐篷,做藏语翻译,抬重伤员……不间断的工作让嘎玛才仁和他的战友们已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

    “早上从六七点钟开始,到晚上十一二点钟都一直在工作。”嘎玛才仁说。

    “现在还有1100多名重伤员需要转移。”嘎玛才仁和志愿者穿梭于伤员中间,希望能够救治的伤员多一些,再多一些。

    “我们还缺食物,现在受灾群众只能吃方便面。”嘎玛才仁还负责物资的安置分发,看到受灾群众的饮食状况,他内心很沉重。

    除了这些工作,嘎玛才仁还要忙着搭建专家安置点,因为大批的专家正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进行医疗救助;他还要协调组织志愿者,因为各兄弟省份的专业志愿者已陆续赶来参加救援;他还要穿梭于医疗队中,给他们做藏语翻译……

    “反正只要是哪里需要人,我们就去哪里。”嘎玛才仁说。

    在地震中,嘎玛才仁的一位同事——一名兼职团干部被压在了废墟下,再也没有出来。“我住的楼房没有出事,那位同事住的房子是土木结构的。”说起这位年轻同事,嘎玛才仁声音低沉了许多,但是他已经顾不上悲伤,因为前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看到灾区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嘎玛才仁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现在还有六七万人只能在露天的空地上住,有的连被子都没有,吃的也只有方便面,供水供电都有问题。”

    “对不起,我还很忙。”说完这句话,嘎玛才仁匆匆挂掉了记者的电话。

    本报北京4月1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