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4月23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2010北京国际车展特刊
日内瓦和北京之外,法兰克福、北美、巴黎、东京和广州车展并列为5大地方车展

世界向东 A级车展唯有日内瓦与北京

本报记者 黄少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23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如期而至。如果说两年前,大家还在讨论北京车展能否比肩国际五大车展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今年的北京车展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车展之一,不仅可以比肩上个月举办的日内瓦车展,甚至超过了法兰克福、北美、巴黎和东京车展。

    这么说,绝非自我吹嘘,不知天高地厚。迈进千禧年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经过黄金10年的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通用遭遇破产保护,“三大”纷纷进行“瘦身”,美国汽车工业进入低迷期。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迅速崛起,世界经济重心不断向东迁移。去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36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伴随着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容,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突破,自主品牌开始崛起,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企业纷纷实施多品牌战略。特别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比亚迪与戴姆勒签署合作协议等,让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的声誉大增。有业内人士认为:“讨论吉利收购沃尔沃案,我认为不能离开以下三个大背景:第一是世界汽车格局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生的变化,也就是美国汽车倒下、中国汽车崛起的背景;第二是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消费大国的背景;第三是这两年中国汽车自主发展突然呈快速增长的大背景。在这三个大背景下来看这件事情,我觉得更有意义一些。”

    可以说,“世界向东”的说法已经被学界和汽车界普遍认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认为:“未来5~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将不再是发达国家,而是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新兴国家。也就是说,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从发达国家过渡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从西方逐渐向东方转移。”

    具体到汽车行业,在去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后,未来中国的潜在市场依然很大。几乎所有专家都认同,中国汽车在今后10年仍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市场必然要成就大企业。”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很多专家预测中国市场10年后的年销量会达到3000万辆,甚至4000万辆,这都是世界任何其他国家没有达到的高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0年北京车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参展企业为历年最多,首发车、概念车、新能源车和量产车型的数量都创了新高,各大汽车集团和企业的老总也都悉数到场。从展览面积来看,北京车展早就超过了日内瓦车展和东京车展等。从参展企业和车型的数量看,北京车展称得上世界第一,因为除了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外,中国包括奇瑞、吉利、长城和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品牌企业多达数十家。

    在往年的北京车展中,与跨国公司和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更多只是陪衬。在2006年的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还愤愤不平地抱怨车展对自主品牌不公平,自主品牌甚至进不了展馆,只能在户外露天搭建展台。2006年,吉利没有进入北京车展主展馆,而是在吉利大学校区进行了展览。今年,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汽车再次参展,受到了全球媒体的普遍关注。

    吉利案例是自主品牌的一个缩影。这些年,随着自主品牌的异军突起,参展面积不断扩大,地位也有了很大提升。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自主品牌将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包括一汽、上汽、长安和广汽等大汽车集团更是将展示自主技术、推广自主轿车提升至新的高度,自主新车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与跨国公司的产品一决高下。北京车展不再仅仅是“万国博览会”,而是自主品牌展露头角的舞台。这正是北京车展的灵魂所在。

    历史最悠久的是法兰克福车展,奔驰、宝马等德国厂商往往都以独立展馆的形式参展,充分显示了欧洲主场的意味;巴黎车展则是PSA、雷诺等法国汽车的主场,近年来随着法国汽车的没落,巴黎车展的地位已经逐渐被淡化;东京车展更惨,在去年的东京车展上,不仅跨国公司纷纷缺席,就连主场作战的日本企业都不是太重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北美车展上,美国汽车的没落,让底特律这座全球最著名的汽车城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只有日内瓦车展,作为每年全球的第一个车展,依然以其独立、公平、时尚而备受企业关注。

    “全球车展的变局,与全球汽车工业的‘东移’密切相关;而汽车工业的‘东移’,又是全球经济‘东风压倒西风’的必然结果。”业内人士表示,以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第一为标志,世界汽车完成了一次由西向东的轮回,这个过程恰好是100年,可谓真正的“百年轮回”。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