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4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学生习作《母校之殇》震撼我的心灵

王淦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2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一直给我的学生准备两本作文本:一本为课堂作文,专让学生做那些八面玲珑、四平八稳的应试之作;一本为课余随笔,属于学生抒写心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性灵文字。这周,我在学生的随笔里读到了这样一篇文字:《母校之殇》。权录于此:

    母校美好而慈祥,坐落在市中心的附近。喧闹的城市因她而有了一片宁静。母校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从院士到将军到各级劳模。她为我的家乡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可是,近日市长一拍扳,要将她拆了!理由呢?因为她妨碍了一条街道的拓宽。

    请问我的市长大人,就因为这么一条简单的理由,我的母校便要从此化为乌有?

    这所学校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没有被摧毁,在知识贬值的“文革”时期没遭到破坏,可在这和平的年代却要离我们而去了。您知道吗,您拆去的不是学校,您拆去的是我们这个本来就不大的城市的文化的象征,您拆散了从这里走出的学子的心,您拆去了多少老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当巨大而冷酷的推土机碾向这片美丽安详的净土,请问:您忍心吗?

    小花园在呜咽:我坚守校园数十年,为孩子们送去清凉和美丽,我又错在哪里?

    升旗台在哭泣:我守卫国旗几十载,看着一批批少年加入少先队,为何推倒我?

    图书馆科技楼捶胸顿足:我给孩子们提供书籍,陪学生们做实验,更是没有错!

    我走在母校的遗址上,静静地、静静地走。仿佛有隐隐的哭声从四面八方上下左右传来,钻我心扉。驻足细听,细微的哭声汇集在一起,我恍然置身于一片墓地。我捡起一块碎砖,不,是小花园的遗体——一块绛色的瓷砖上隐隐约约地刻着一个字母“V”,我猛然记起,那是小学三年级时的一堂户外作文课,在小花园描写中央雕塑时我刻下的。雕塑是一位女孩躺在月牙上,女孩安详地遥望天空。而今天,雕塑的底座已碎裂,女孩拦腰折断,女孩的明眸沾满了黑色的污垢,无法再向天空投去求知的目光。有一回作文中我写道:女孩哭了,因为下雨了。可今天,女孩已不再流泪,女孩已不能流泪!女孩死了,死在铁质的电锤和粗暴的工人手下,死在冷漠的官员手下,死在人们对文化的漠视中。我没有任何办法来拯救你,事实上,在今天这样一种潮流中,我们这些母校的学子又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母校?

    这里不久会建造一条宽阔繁华的街道。标志着经济发展的车轮会轧着母校的身躯,轧着女孩的头颅过去。了解了这样的背景,你走过这条路段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读罢全文,一种难以陈说的滋味在心头泛起。我们今天早已习惯了城市里四面八方尘土飞扬的拆迁,只要推倒的不是自家的蜗居,一切都可以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甚至那些以自虐、自残甚至自杀等极端手段来阻止拆迁的事也难以刺痛我们的神经。可今天读到了这篇因母校遭创而痛心疾首的学生习作,却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更有一颗善感而敏锐的心!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这样一种童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定会少却几许冷漠多上一丝温情!至于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设施、文物古迹是否应当为经济建设让路的问题反倒在其次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