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5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2010上海世博会特刊

美食不打架

本报记者 王晶晶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4月20日,上海世博会迎来首次试运营,游客和土耳其厨师合影。本报记者 陈彤摄

    有人说,历届世博会上一直在干的两件事是:建筑师打架和科技打架。不过,美食不会打架,只要你有肚子、钱包鼓,并且不怕排队,就可以一次性集约化地满足味蕾。

    几乎每个国家馆都设置了餐厅。芬兰有熏驯鹿肉,比利时卖薯条和巧克力,捷克供应啤酒……于是,世博园里出现了这样的景观:与土耳其烤肉馆相隔一条街的是北京南门涮肉,而在尼泊尔馆对面竟然能找到一家功德林素食,试运行期间,比利时馆给每个参观者发放了一块小饼干,这种“莲花牌”比利时饼干22元一包,背面却贴着一张中文货签:和情散装袋装饼干,地址:上海徐汇区喜泰路237号1号楼。

    就像挤进土耳其纪念品柜台的上海阿姨反复确认“not made in china”一样,土耳其大厨库奇对中国满大街的“土耳其烤肉”很不感冒,他甚至认为那根本就不是土耳其烤肉,“要做出这种从19世纪传到现在的美食,可没那么容易。”

    美味的概念对于每个人来说无法界定,9岁的澳大利亚女孩艾莉喜欢吃烧烤,4岁的德国男孩阿米尔则喜欢炸鱼和薯条,6岁的日本姑娘美夕则更爱吃妈妈做的便当,还有一位来自南非的女艺术家竟然觉得,中国最好吃的食物是方便面。

    不过,带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才是每个国家急需彰显的美食性格。因此,在意大利馆,甚至有一个展厅都是关于美食的:地板上种着真实尺寸的橄榄树,天花板上是再生纸做的麦田,两旁展示着葡萄酒,扁的、长的、盘成卷的各种意大利面布满一面墙。意大利总代表昆蒂耶里说,所谓“意大利的生活方式”,核心之一就是当地别具一格、五花八门的美食,当前中国市场乃至亚洲市场上“货真价实”的意大利食品依然十分有限,而这一地区的意大利美食和红酒消费潜力巨大。在意大利馆的媒体联络人龚春艳看来,这些美食更多体现了意大利人悦活生活的态度,“他们就是要 enjoy life”。而新西兰人和丹麦人则更崇尚自然。新西兰馆的屋顶花园里种着迷你彩椒、迷你番茄和韭菜,新西兰厨师将用这些植物做菜,“大多数新西兰人都有一个小花园,他们的城市不像我们这样拥挤。”新西兰馆联系人杨丽娜说。在丹麦人看来,对食品天然性的需求更为迫切。在丹麦馆发放的宣传手册里写着:“就着罐头食品大快朵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今天的人们喜欢天然新鲜的食品。”

    不过,不管世博园提供了多少种可供选择的美食,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显然还是肯德基那四款定价为27~34元不等的套餐。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