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5月6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刊

终审评委语录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06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李政道

 

    美国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哪个国家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哪个国家就有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中国正在做出这种努力。”

    王蒙

    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协原副主席。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

    许智宏

 

    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学培养的应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即使是哈佛大学,也不是每个毕业生都做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也有到非洲的社区当社会工作者的。所以,大学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而不能叫大学生死读书。”

    朱清时

 

    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国经济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一流创新素质的人才。”

    冯骥才

 

    著名当代作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要保护好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要重视城市中新的文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守住我们文化的根脉、精神的家园。”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们在讨论‘城市病’的时候,常常会带有一种‘城市偏好’的目光。蓝天白云、空气新鲜,交通畅通、公交车上有座,市面清洁,没有衣衫褴褛的人群,当然很好。但这一切不应当用阻止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来实现和保证。”

    季路德

 

    上海世博局研究中心主任,世博局主题演绎部部长。

    “人,是城市的细胞、是灵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地球和城市未来相互依存,‘城市时代’即将到来,我们不会停止对于‘理想城市’的追求。”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