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府首次出资为民营企业家充电
本报讯(记者甘丽华)“汉商为什么做不大”、“武汉的品牌在哪里”,刚参加完由武汉市政府资助的赴浙江大学培训的民营企业家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和思考。
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学员叶天长对于老师提到的一个故事印象深刻:一位浙商51岁开始创业,从东拼西凑的2000元起家,一直做到现在资产上百亿元。“汉商为什么做不大?很大原因是小富即安,没有江浙企业家的魄力和决心。”
做国际服饰品牌的学员向小鹰回来后思考的一个问题则是武汉的品牌在哪里。他认为品牌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财富和企业发展水平的象征。武汉最高档商场开业时,70%的销售量来自武汉品牌的产品,但现在这些高档商场里基本看不到武汉品牌。
今年3月,武汉50家中小民营企业家代表登上东行列车,前往浙江大学参加“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
这批公派学习的企业家将在浙江学习12天,每人5000多元学费全由武汉市政府埋单。
武汉市副市长邵为民介绍,到去年年底,武汉工业生产总值刚刚跨过5000亿元,而苏州为18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苏州为1.3万多家,宁波为1.25万多家,武汉还不到2600家,仅为别人的一个零头。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比重早已过半。
他认为,大型、国有企业“富”财政,中小民营企业“富”民。在下一轮经济快速发展期中,民营经济的地位至关重要。因此,武汉民营企业学习外地发展经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年,市财政拨出专款为广大企业家送知识,是落实这项工作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