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5月1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周刊

给国产电影测“电影智力指数”的时候到了

本报记者 吴晓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1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电影文化爆发式的发展,使电影在营造文化氛围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我觉得提出‘电影智力指数’已经是时候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王志敏教授说。

    刚落幕的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期间举办了“借鉴·探索·飞跃——21世纪头10年中国电影发展嬗变分析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的热议,为正停留在票房喜悦当中的电影圈带来了几分忧思。

    随着中国电影进入“黄金机遇期”,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大关,年产量也创造了456部的新高,全年票房过亿元的影片创纪录地在这一年出现了12部。2009年的电影票房比2008年增长了42.96%。

    中国电影,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票房新高的同时,也在上演着一幕又一幕荒诞和矛盾——人们习惯于以一部电影投入资金的多少、场面是否宏大、有无明星阵容、是否搞笑等作为自己选片的标准,结果是,影片火箭般蹿升票房的同时,观众走出影院后却又大骂不已。剥去票房神话的外壳,无法掩饰的却是中国电影精神层面的不足以及艺术追求的日益堕落。

    从《英雄》开始,人们知道了什么叫电影的华而不实,《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以及《夜宴》等影片的上映,更让人逐步领教了所谓中国大片的空洞无物。接下来是浮华的电脑特技加堆砌雷人台词的《赤壁》,而贺岁大片《三枪拍案惊奇》更是把低俗恶搞的银幕闹剧推向了极致。

    “我们很多影片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实际上缺乏深刻的真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桂青山教授认为,中国的电影道路近十年来完成了娱乐化进程,从数字上卓有成效,但冷静下来想想,很多电影在文化观念上只是一种“常规的世俗的平面的扫描”。

    在专家们看来,近年来国产大片在两方面饱受诟病:人物弱智没有思想;剧情弱智没有逻辑。

    从去年的暑期档到贺岁档,银幕上喜剧片扎堆,在给中国低成本运作的电影带来普遍喜剧化倾向的同时,互相之间模仿以及毫无新意的抄袭也比比皆是。这样的影片,无法给观众更为深层的精神体验,有的甚至拿庸俗、弱智当幽默,变得越来越粗鄙化。在千篇一律的喜剧、动作、爱情等投资商热衷的题材之外,电影对文化传承的重任,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下的批判,正在一步步被挤向边缘。

    “近十年的中国电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论是大片还是艺术片,都和现实越来越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说。南开大学的周志强教授对此很有同感,“画面日益精美化的同时,电影正在失去关注现实的能力。景观化的趋势,暗示人们用旅游的方式看电影,看电影当中的奇异景观,而不关心电影当中的批判精神和文化。”

    让专家们尤为忧虑的是,在一个商业化的时代,电影业以商品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着速度、规模的膨胀。电影人争相从艺术家的队伍走出,排入商人的行列。记得谢晋导演曾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而纵观当下,那些忙着在影院呼风唤雨的导演,又有几个能担负得起对时代的反思责任呢?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