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成编外团干部
她来自重庆市垫江县永安镇石坎村,在重庆打工已整整12年,曾拉着板车卖水果,也曾在街头巷尾擦皮鞋,眼下以做家政为生。貌似平凡无奇的王开秀,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连居委会主任陆远秀也记不起到底她参加过多少次社区服务工作。
带着孩子进城务工的王开秀,是这个城市最热心的志愿者之一,“每次有活动,居委会一通知我,我就会向‘老板(接受家政服务的家庭)’请假。只要老板同意,我就会去做志愿者,为残疾人送慰问品、去敬老院义务打扫卫生……什么都参加”。
她的人缘极好,初来乍到的农民工找不到活儿干,她会极力向居委会推荐,从来不收任何好处费。这些年来,她已记不清曾有多少次为帮农民工找工作牵线搭桥。
今年2月3日,这个在官方和民间都有良好口碑的打工妹,和来自公交公司、民营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的优秀青年一道,成为大溪沟街道团工委编制外副书记。由此,街道团工委正式形成“1+1+7”的领导班子,即一个编制内书记,一个编制内副书记和七个编制外副书记。
这是重庆“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渝中区的另一个试点,“中国西部第一街”解放碑街道将喻开渝律师等6位青年精英任命为编制外团工委副书记。
新近上位的“书记”们受到社会各界青年的热切关注。对于共青团而言,这是个意义重大的探索。
无行政级别,有岗位职责
此次“履新”的团工委副书记,将分别负责联系各自行业系统的共青团及青年工作,但没有行政级别和行政待遇。
编制外团干部是各界青年展示能力的好平台。据渝中区团委书记陈英介绍,要成为编制外团干,首先要是热爱团的工作、能调动一定的社会资源、能凝聚青年力量的青年能人。
她说,该区的选拔程序是,首先从各个行业系统推选人选,通过向提名候选人所在单位、本人发放征求意见函征得同意,经公示、报批等环节后,正式任命。
为了使新的班子产生作用,让“编制外”的团干部也像“体制内”团干部一样人尽其才,渝中区推出了系列举措:
一是会议制度,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书记班子会议,还将适时为各编制外副书记提供参加街道党政工作会议的机会,让他们及时参与和了解地区事务,为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联系制度,编制外副书记需至少每两月一次走访或座谈行业及系统团组织,了解情况,受理建议和诉求,提供服务,解决问题。
三是调研制度,每年对辖区各团组织、团员青年、青年自组织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和分析团员青年思想动态和愿望要求。
四是活动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及暑期,组织开展团员主题实践活动。
五是考核制度,年初制定计划,年底述职总结,编制外副书记需向团区委、街道党工委、基层团干部、团员代表、地区青年代表汇报工作情况,接受考核和民主测评。
六是宣传制度,定期不定期编制工作信息、图片,收集团员青年的才艺作品,向上级团组织报送宣传,在街道团工委进行展示。
此外,当地坚持岗位上定责、工作上定量、成效上定性,全面考核个人工作绩效。对于“编制外副书记”,拟“以奖代补”,年终给予一次性考核奖励,适当补助其做出的额外工作。
编外新干部带来新气象
重庆主城九区18个街道参与了此次试点工作,该市还专门建立了工作QQ群和手机飞信群,加强沟通联系,及时传达信息。
试点中,选拔的关键词是“阳光”、“公开”,各试点单位一般根据设岗定责、宣传动员、报名审核、竞选演讲、任前公示、正式聘任的流程进行选拔。
而今,18个试点街道的编制外副书记、委员已配备齐全,共新聘编外团委副书记78人,平均年龄29岁,研究生两名,本科53名,党政机关16名,企业16名,涉及金融、文化、行政、管理等多个系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具体操作中,各地探索出新的创举。
沙坪坝团区委推行“区建街享”。由团区委牵头,联系区域内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青年商会会员、高校、部队、景区和机关部门,邀请其参加团干部茶话会,努力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变共青团一家唱“独角戏”为“多方协作”,打造大联动、大整合、大开放的工作格局。
九龙坡团区委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负责人、“五老队伍”、青年志愿者代表聘请为社区团支部特邀委员和社区青少年之友。
据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张果介绍,虽然试行的时间不长,但该项工作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试点单位的新班子营造出新气象。增设编制外的基层团干部,最直接的效果是健全了基层共青团的组织架构。
他说,作为“青年能人”,编制外街道团工委副书记的最大优势在于延长和扩大了基层共青团组织的触角。他们很熟悉各自行业、系统的团员青年的所思、所想、所需,工作更有的放矢,有利于提升工作成效。
试点单位南岸区弹子石街道团工委联系街道劳动事务所,整合辖区企业资源,开展了青年就业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举行了就业招聘会,仅今年1~3月就培训青年100余人,提供岗位50余个。
可以不专职,要专业专心
“要实现‘团的基层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需要通过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过程来实现。”团重庆市委书记王志杰表示,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建设的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共青团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团的活力关键在于基层组织牢固不牢固。
他说,重庆的共青团组织“桥头堡”将向乡镇、街道延伸;今年来,推出了“城乡统筹团建百日攻坚行动”。这一行动的目标是实现对团员青年城乡一体、网上网下、多层次、全时空无缝覆盖,选拔体制外团干部,实施基层“能人治团”方略是其内容之一。
王志杰表示,必须改变基层团干部身兼数职、身无分文、身不由己、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解决基层团组织有组织无活力的问题,引入编制外的团干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团干部可以不专职,但是一定要专业、专心,要能沉下心来开展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