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铸品牌 内涵引领创特色
在美丽的东海之滨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三十余年来,这所学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优化结构,高位发展”是石化工业学校的显著特色。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教育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职前职后联动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学校党政一班人经过科学决策,提出“做精、做优、做好职前教育,做大、做强、做实职后培训”的战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一是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职后培训。为优化教育结构,学校拟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稳定或适当缩减职前教育的规模,着力打造《化学工艺》、《机电技术应有》两大品牌专业强化课程建设,开发精品课程;同时广泛开展横向联合,积极面向国内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
二是与世界一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呈现出“六大转变”:即合作办学的专业已由原来单一的化工专业向机电、数控及经贸全部专业覆盖;合作企业国外知名企业向国内大中型企业延伸;合作的领域由偏重职前教育到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重;合作的时段由学制的最后一年向学制的全过程前伸;合作的内容由单纯的培养学生到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从相对比较单一的冠名班教育向全校延伸,与合作单位共同举行企业冠名的全校性技能大赛。随着“赢创中国化工实训基地”的揭牌,标志着学校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合作进入更新的层次。
三是积极面向国内市场,开展各类职业培训。近年来,他们依托强大的专业实力,充分发挥3个市级“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优势,实施“走全国路、举全国旗、打全国牌”的战略。着重做好“四个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为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为就业与再就业培训服务以及为创建“学习型”社区服务等,受到好评。
“提高质量,深化内涵”是石化工业学校的另一大显著特色。为实现持续高位发展,学校还制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质量工程。
一是强化专业建设,走差别化、有特色、品牌化的发展之路。该校受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委托开发了《化工生产运行员》职业资格标准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装备标准;主编或参编5本与专业教学标准的教材。被上海市教委认定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学校”。
二是积极探索专业教学模式,推进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近年来,学校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要求,发展“班际分层”,探索“专业分层”、“班内分层”。学校在全国石化技能比武中连续三年荣获团体第一。今年又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三是实现三大市级开放实训中心建设。即上海市职业教育化学工艺开放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应用开放实训中心以及机电技术应用开放实训中心,基础能力已经产生质的飞跃。被确认为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成为首批全国30个示范性实训基地之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结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的成功经验,他们缘何赢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关键是学校坚持“教育第一、育人第一、服务第一”的办学思想,走出一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品牌、全速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他们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特别是在苏勇校长等开拓、创新、务实、勤政型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为上海市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