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还没有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在回答他的问题之前,记者略微转了个弯儿:“在斯德哥尔摩,出租车司机的平均月收入有多少?”记者用“群体”的形式发问,是因为多数西方的“个体”比较忌讳被问及工资等私人问题。
没想到,这位西方人还挺直率:“我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周休息两天,每月净赚18000左右(瑞典克朗)。”
瑞典克朗和人民币大体上是1∶1的样子。一位普通出租司机,每月能赚这么多钱,这在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里是难以想象的,更不用说在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了。那么,像这位出租司机一样的普通欧洲人,并没有比发展中国家的普通人掌握更多的技术,劳动强度也不大,其收入却如此高,买房买车不在话下,还能享受近乎免费的医疗、很长的假期、出国旅游等,原因何在?
深究起来,原因是很多的。但结合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洲的现实,超越经济现实,用借来的或未来的钱提前享受奢华生活,恐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5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欧洲没有准备好过紧日子》的文章,它给出的理由也大致如此:“大多数欧盟国家目前的生活水准超出了自身的能力。政府赤字失控,公共债务上升。在即将到来的节俭时代,选民和政治家都没有做好准备”。
欧盟是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但许多欧洲人或许都忘了,该条约还给各成员国花多少钱、借多少债划定了不能逾越的两条“红线”:一条是国家债务不能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0%;另一条是政府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
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2009年,欧盟成员国中,国家债务超过跨过“红线”的为11个:希腊(124.9%)、意大利(116.7%)、比利时(101.2%)、葡萄牙(84.6%)、爱尔兰(82.9%)、法国(82.5%)、德国(76.7%)、奥地利(73.9%)、马耳他(70.9)、西班牙(66.3%)和荷兰(65.6%)。欧洲国家债务的平均负债率高达84.0%。在政府预算方面,赤字超过3%的国家有13个:爱尔兰(14.3%)、希腊(13.6%)、西班牙(11.2%)、葡萄牙(9.4%)、法国(7.5%)、塞浦路斯(6.1%)、比利时(6.0%)、斯洛文尼亚(5.5%)、荷兰(5.3%)、意大利(5.3%)、马耳他(3.8%)、奥地利(3.4%)和芬兰(3.2%)。欧洲的平均赤字率为6.3%。
数字虽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却很能说明问题。这些数字表明,欧洲人靠借债过日子、寅吃卯粮,已是不争的事实。
自从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和许多经济学家为其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归根结底,其中能治病的“药”只有两味:债务重组和节约开支。
债务重组是文词儿,翻译成白话儿就是债务减免。更直白点儿说,就是先前借了别人的钱,该还时,却要少还,或不还。节约开支,主要是说给政府听的,要求希腊政府降低预算赤字,少花钱。但政府少花钱,意味着政府出资的基建项目要削减,社会福利要降低。到头来,还得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工作机会少了、工资少了、福利少了。这下子,百姓不干了,上街游行接连不断,敦促政府继续维持“高消费”。在街头冲突中,甚至还有3个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希腊原本是欧洲穷国,也过过苦日子。自1981年加入欧盟以来,希腊经济顺风顺水,一直发展不错,人们的生活也多有改善。所以,60%~70%的希腊人在欧盟这个大家庭里日子过的相当不错。但问题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希腊人也很快习惯了西欧发达国家的生活理念:多拿钱、多休假、少工作。在布鲁塞尔有一个笑谈:这里的夏天没有8月,6月、7月之后,便是“假期”。
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是源于欧洲的。经济发展有周期,高高低低、起起落落是常事。所以,人们的收入也有周期性,经济好的时候高,经济不好的时候低。但欧洲人似乎忘记了这一因果规律。有人说,这是西方民主制度惹的祸。政客们习惯了无限承诺,“如果选我当选,我就会如何如何”。而选民们也习惯了照单全收。但他们不提或不愿意提的是,发展是有限度的。持续增长的“欲壑”,拿什么来填呢?
因此,希腊人也好,其他欧洲人也罢,还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好:如果裤带不勒紧点,谁来养活你们?
本报布鲁塞尔5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