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5月16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

日本准备大幅放宽中国游客个人赴日签证

本报驻日本记者 裴军文并摄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16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中国小游客在电影《非诚勿扰》拍摄地北海道“能取岬”留影。《非诚勿扰》在中国公映后,这里成为吸引中国游客的著名观光景点之一。

    当年面对荷包羞涩的中国人,日本最担心的是偷渡和非法滞留。现在形势变了,日本最担心的是中国的游客不到日本来。为了招揽更多的中国游客,以实现“观光立国”的目标,日本政府准备继去年7月开始个人赴日旅游签证后,再度向中国人“拓宽”国门了。

    7月起大幅降低个人游签证门槛

    据法务省入国管理局统计,2009年中国赴日游客(不含港、台)共123.6万人次,比2000年增加了3.2倍。仅次于韩国,居日本外国游客人数的第二位。但中国游客赴日绝大多数是通过参加旅行团,而拿到个人观光签证的游客只有1万人左右。其原因是日本对中国游客个人观光签证的发放条件比较苛刻,不仅需要提供超过25万元人民币的年收入证明,还要正式的所得申报材料和缴税证明。

    《读卖新闻》10日报道称,为了招揽更多的游客,日本政府准备在今年7月起大幅降低中国个人赴日旅游签证的门槛——只要拥有大型银行的信用卡金卡,并在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规公司中担任一定职务,具有良好社会地位即可。不必再如以往那般必须提交收入和缴税证明,签证审核将对申请人信用金卡的“信用度”、社会地位等进行综合评价。如果条件合格,申请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近亲同样可获得个人签证。据日方推算,对华个人签证发行对象从“富裕层”扩至“中流阶层”,其总数将可以增加10倍达到4000万人。

    此外,目前限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个人签证申请窗口会扩展至沈阳、大连、青岛、重庆等领事馆所在地。能够受理办理个人旅游签证的中国旅行社也将由现在的48家扩大到290家。

    北海道成《非诚勿扰》最大受惠者

    一部中国的喜剧贺岁片让日本的北海道高兴了3年还没合拢嘴。“四姐妹酒吧”、葛优忏悔一下午的小教堂“斜里教堂”、阿寒湖畔的高级日式旅馆“鹤雅”、舒淇跳海的“能取岬”……影片中的拍摄场地都已成为中国游客必访的观光胜地。

    2009年到“鹤雅”住宿的中国游客有200多人,是2008年的10倍以上。“四姐妹酒吧”拍摄地的居酒屋“滨子”店外张贴着巨幅的电影画报,招揽着来自中国的游客。“斜里教堂”和蔼的女牧师早已经习惯了中国游客的频频到来。“能取岬”的入口处竖立着“热烈欢迎”和“中国电影《非诚勿扰》摄影地”字样的木牌。

    据北海道经济部观光局统计,电影《非诚勿扰》播放前的2007年,中国大陆游客到北海道的人数为26950人,2008年便激增至47400人。随着个人旅游签证的逐步放开,2009年度的中国大陆游客已经超过了7万人,增长速度远大于日本的其他地方。中国游客个人赴日签证门槛降低后,到北海道的旅游人数预计将比现在再增加数倍。

    从购物到体检日本招揽中国游客绞尽脑汁

    从国际名牌手表、皮包,到日本本土生产的电器、化妆品,中国旅游团的超级购买力令日本的商家兴奋不已。日本《朝日新闻》10日报道说,有来自辽宁的一位女游客到日本狂购商品,从衣物、被褥到电器、日常用品等,最后竟然租了个集装箱从横滨港发送回国内。还有来自上海的一位游客一下子买了52台新型数码相机和15个电饭锅,着实把店员吓了一大跳。

    现在,在日本地价最高的银座商业街,每天都可碰到拎着大包小包的中国旅游团。会说中文的店员都站在了商店的最前端,“欢迎使用银联卡”的标识贴满了银座、新宿、涩谷、秋叶原等繁华地段各大百货店和电器店的柜台。

    不少酒店、旅馆为了招揽中国游客,专门聘用了中国职员担任客服翻译。还有的大型连锁酒店正准备加装汉语电视频道,力争让中国的游客“宾至如归”,在日本也能看到CCTV或是凤凰卫视。

    除了观光购物,有的旅行社更打出到日本健康查体的新招牌。利用日本世界一流的医疗器械,进行全方位的健康诊断,据称可以准确诊断出早期癌症及其他隐性病症。诊断书还可以翻译成中文交到游客手中。据悉这个包括查体的高级旅游项目每人大约需要10~14万元人民币,虽价格不菲但很受欢迎。

    本报东京5月15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