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关爱的阳光照亮农村残疾人的心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联启动的“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如今已成为当地加快推进农村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依斯坎旦·艾尔西丁正是众多受益者之一。
民生保,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和谐生。
今年5月16日是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加大扶持与救助力度,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
政策保障 党和政府播撒关爱阳光
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世博会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生命阳光馆”时深情地说: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残疾人的心灵。胡锦涛总书记的话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深切关爱。而在残疾人群体中,农村贫困残疾人无疑需要更多的关爱与重视。
在我国8300万残疾人中,农村残疾人有6225万人,约占75%,其中,生活贫困残疾人1500万人,为农村残疾人总数的四分之一。《2009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066元,占全国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农村残疾人家庭年人均医疗支出551.1元,是全国农村家庭人均医疗支出的2.24倍;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需求率高达65%,未就业农村残疾人靠家庭供养和邻里接济的达76.9%。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农村残疾人摆脱困境,跟上时代步伐,才能不断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始于1992年,先后写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九五”“十五”计划纲要和“十一五”发展纲要以及残疾人扶贫工作专项实施方案。2001年,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开发不仅被纳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扶持范围,统一组织,同步实施,而且被全面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总体规划。
与此同时,一个个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1998-2000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实施办法(1998-2000年)》和《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先后制定;2004年,国办转发关于进一步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意见的通知;2008年,国务院扶贫办、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大康复扶贫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2003年和2006年,中国残联两次制定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推进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安居工程……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使近千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摆脱困境。
携手参与 各地各界加大帮扶力度
在党和政府重视关怀下,全国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帮扶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扶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北京,5月15日,“全国助残日”前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来到昌平区小汤山镇,考察扶贫助残基地。当得知在这里工作的20名残疾人职工能够自食其力,获取劳动报酬,并能够按照国家政策享受各项社会保险,生活有所保障时,邓朴方满意地笑了。
邓朴方说,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对农村残疾人的保障和服务是工作重心。希望随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更多农村残疾人享受到国家发展进步带来的实惠。
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青海省省长骆惠宁来到西宁市城中区仓门街宏园一区和省人民医院,看望贫困残疾人和玉树地震灾害伤残人员。骆惠宁拉着右下肢截肢的结古镇居民旦措的手说,地震让你失去了一条腿,但党和政府、你的亲人会帮助你重新站立起来,我们不仅要精心为你治疗,还会专门为你安排康复训练。旦措饱含热泪,伸出拇指,用藏语连声称谢。
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将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纳入政府扶贫工作中,省市县乡四级政府逐级签订残疾人扶贫工作目标责任书,把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与全省大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按照优先、适宜、照顾三原则进行重点扶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财政厅、残联联合印发《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的意见》。“全国助残日”当天,自治区残联、南宁市有关部门在南宁市兴宁区举行“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程启动仪式,以实际行动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
“十五”以来,陕西省通过纳入大扶贫、重点村建设、建立扶贫基地、开展“一人一策”滚动扶贫、专项资金扶持、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多种形式,共扶持了92.2万农村贫困残疾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实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使贫困残疾人数量由2004年的9.08万人下降到了目前的4.28万人。在自治区相关部门支持下,全区首个由残疾人创办的农村融资机构成立,为当地残疾人就业、创业和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为进一步加快解决城乡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住房困难,我国从2003年起实施了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已有60多万农村贫困残疾人从中受益。
近年来,各级残联锁定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照产业规划,采用社会化方式,积极推进建立完善生产劳动、就业示范培训和扶持到户一体化的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带动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提高收入,脱贫致富。
天津市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的意见》,2007年至2009年,累计建立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145个,直接安置和帮扶带动2596名残疾人劳动就业。广东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建立105个县级以上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投入资金5300万元,使一大批残疾人家庭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加快推进 农村残疾人的明天更美好
随着国家对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推进,农村残疾人的生活将越来越好。
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给全国残疾人,特别是1500多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带来了好消息。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指导意见,将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工作纳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之中,通过加强社会救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加强扶贫服务、完善农村残疾人保障制度和服务设施等制度化手段,在救助和扶持1000多万农村残疾人稳定提高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方面,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国家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之中。展望未来,到2015年,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框架将基本形成,关爱的阳光必将照亮一个又一个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心灵。
据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