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庸众的碎片式正义
事情出来后,媒体感慨赵作海是个多面的人。而实际上,这恐怕才是真正的赵作海,一个普通农民的本色。
在知名作家许知远看来,赵作海肯定符合他所谓的“庸众”定义。“庸众”,这个词是许知远最近用来批评赛车手兼作家韩寒的。这位被视为精英人物的作家在文章中写道:“此刻的中国,人人都在谈论韩寒……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这顶帽子如此之大,被圈进“愚蠢和怯懦”的庸众行列的人数如此之多,以至于许多同样被视作精英的人都看不下去了。《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就忍不住在微博上发飙:“我关注的知识分子中,许知远先生的发型是最赞的,离子烫加漂染,层次分明,色泽亮丽……遥想许师烫发时的丰姿,眼眶一热,耳边传来两只蝴蝶的彩铃声。”
其实,是“庸众”也没什么。这个社会,难道不是由赵作海这样的“沉默的庸众们”组成的吗?当一个人投身汹涌人潮之中,更能体会到何谓人如蚁蝼。赵作海当年被迫九次认罪,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今年以来员工自杀已达“九连跳”。这边电视新闻评论人分析“七连跳”的话音未落,那边第八跳发生了;这边报纸版面刚刊登记者潜伏富士康试图揭开“‘八连跳’之谜”,那边第九人坠楼了。发生在富士康的这一系列悲剧,让人感慨“庸众的世界”如此悲苦。
在大陆共有80余万员工的富士康,仅深圳龙华园区不到3平方公里就聚居了30余万人,人口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小县城。在这每平方公里聚居着约15万人的狭小空间里,人和人,像碎片一样存在着。就这一串庞大数字,富士康请来的专家组成员(他们也请了五台山高僧)条分缕析着,有了论断,“富士康员工的自杀率远低于全国的自杀率”。然而,和一个个员工以惨烈方式自尽的场面相比,这样的数字,这样的剖析思路,何其冰冷。
毫无疑问,赵作海们,富士康那些已经逝去的和正在劳作的人,“他们”如同你我都是庸俗大众,但是“他们”同时也是有七情六欲、有生活目标和追求的个体。一些人把公平、正义的希望寄托在赵作海头上,殊不知对他本人而言,证明自己的清白、拿到属于自己的国家赔偿——有好事者算出赵作海坐牢11年所得赔偿为一天161.7元(包吃住),远比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字眼恐怕要来得实在,对他们来说,“正义”二字,就藏在这每天161.7元里头。
关于赵作海的系列传奇中,让人感动的,不止是他终于洗脱冤情,还包括一处很不起眼的细节:那个当年被人戳脊梁骨,被认为和赵作海、赵振裳(即所谓“被害人”)同时有暧昧关系的村妇,在赵作海入狱、前妻出走后,不仅帮着种他家的田,还帮他养着两个儿子。这个农妇之所以这么做,仅仅是为了有一天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许,这也是弱者追求正义的一种方式,在精英们习惯了大声说话的这个世界,“庸众”们则用沉默的坚持,追求属于他们的微弱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