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5月19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你就当我是你的亲兄弟,我们一起照顾这个家”

六任团长接力帮扶 42载民族情深

许必成 毛德海 薛亚楠 陈进宝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19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藤蔓吐绿的葡萄架下,一场特殊的交接正在进行。

    “大嫂的心脏不太好,下个月初要带她去做例行检查”“新房子的取暖火墙还没修”……5月3日,即将赴异地任职的新疆军区某炮兵团团长蒲继生,带着继任团长奚伟来到疏勒县巴仁乡十六村阿拉努尔·伊斯马伊力家,千叮咛万嘱咐,要他照顾好这位大嫂一家。

    蒲团长是阿拉努尔家的什么人?他为啥这么放心不下阿拉努尔一家?

    42年前的一天,在阿拉努尔家的院子里,饥饿的孩子们为了争抢一块干硬的馕饼,四处追打。阿拉努尔抱着又哭又闹的小女儿怎么也哄不住,急得直掉泪。这一幕,恰好被给乡亲们送生产资料的新疆军区某炮兵团指挥连班长刘明申看到了。

    和阿拉努尔的丈夫肉孜·托乎提聊天后,刘明申得知他父母长年卧病在床,家里人口多,日子过得很艰难。当时19岁的刘明申握住肉孜·托乎提的手说:“大哥,以后你就当我是你的亲兄弟,我们一起照顾这个家吧!”

    从此,刘明申像对待自家兄嫂一样对待阿拉努尔一家,送粮、送衣、送药。乡亲们羡慕地说,阿拉努尔认了亲兄弟一样的汉族兄弟。

    为帮助阿拉努尔家解决温饱问题,刘明申说服村支书,为她划了两块水稻试验田。他利用业余时间,找来7名南方籍战友一起试验育苗插秧技术。那一年,阿拉努尔家第一次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

    1985年,刘明申成长为炮兵团团长后,仍像过去一样帮助阿拉努尔一家。

    1990年7月,刘明申即将调往内地任职。他把接任他的新团长任亚新带进阿拉努尔家:“这是接替我的任团长,照顾你们家的事我托付给他了。他肯定比我做得更好。”

    阿拉努尔的孩子想上学却没有钱,看任团长上有老下有小,不好意思向他张口。任亚新知道后,承担起了阿拉努尔3个孩子的上学费用。每当新学期开学,他就会送去学费、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1994年4月离任时,他又将几个孩子的教育托付给新任团长王凤林。

    “要让孩子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就必须先让阿拉努尔家里富起来!”王凤林接过照顾阿拉努尔一家的接力棒的那一刻,就把目光投向了科技致富。

    1994年,县里推广地膜覆盖种棉技术,王凤林积极争取,把试点放在了阿拉努尔所在十六村。开始,阿拉努尔对地膜技术有顾虑。王团长带着几名战士先行试种给她看,半个多月后,用地膜技术种植的棉苗长得有巴掌那么大,而用传统方法种植的棉苗才刚刚破土。年底一算账,产量比过去增加了3倍,每亩增收200多元。

    正当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时,肉孜·托乎提却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拉着王凤林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好兄弟,我走后,全家老小就托付给你了……”王凤林含泪点头,肉孜·托乎提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王凤林之后是魏江力团长接任。魏团长把阿拉努尔的小女儿来乐古丽认作干女儿。从此以后,他像关心亲女儿一样关心她。来乐古丽的数学成绩一直跟不上,魏江力请来老师在家里给她辅导,最后她以优异成绩考上高中。

    王登良团长上任后,发现种大棚投入少、见效快、挣钱多,活又不重,比较适合阿拉努尔家这种缺少劳力的家庭。于是,他从家里拿出3000元,帮助阿拉努尔建起大棚,并从团里挑选两名种植员帮助育苗、施肥和防治病虫害。蔬菜熟了,他又四处打听买家联系销路。阿拉努尔家当年就赚了3000多元,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方法各有不同,感情一样深厚。2003年5月,第六任团长蒲继生走马上任。县政府要建工业园区,阿拉努尔家的房屋被划入拆迁范围。蒲团长带着官兵为她盖起了5间具有浓厚维吾尔民族风情的房屋,还给她家添置了家具,安装上了闭路电视。

    42载接力帮扶,42载风雨同舟。如今,6任团长中,有的调到其他部队工作,有的转业回到了地方,但无论相隔多远,担任的职务有多高,他们与阿拉努尔家的亲情一直延续着,就像是情同骨肉的一家人。

    今年“五一”,已经提升到喀什军分区任副司令员的王登良一大早就来到十六村,接阿拉努尔一家去看喀什市的新景。

    去年5月,刘明申退休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上妻子,千里迢迢从西安老家来到十六村,专程看望阿拉努尔一家。坐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看着脸色红润的阿拉努尔,刘明申心想,她儿女都已成家,衣食无忧,身边要有个知冷暖的老伴,就更美满了。征得她和家人同意后,他便与蒲团长四处张罗给阿拉努尔找老伴。今年4月上旬,阿拉努尔和同村一位老人走到了一起,共享晚年生活。

    阿拉努尔珍藏着一张联系表,上面记录着6任团长的联系电话。阿拉努尔想念谁了,就给谁打电话。团长们要更换电话,也会及时告诉她。

    阿拉努尔家的客厅里悬挂着她一家人与6任团长的合影。这些年来,每每想起照顾自己的团长们,她就要取下相框,一遍遍地给懂事的孙儿们讲:解放军的恩情,永远不能忘!

    本报乌鲁木齐5月18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