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5月20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挑战自我的人生之路

——海归硕士章文琼的村官轨迹(上)
本报记者 崔丽 董碧水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20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章文琼在介绍小坑村概貌。

    本报记者 崔丽摄

    仔细打量,32岁的章文琼显得有些疲惫,头发已开始谢顶。一得空,他就在腰间捶捶打打,“没想到吧,我这么年轻,得上腰肌劳损了。”

    日前,被誉为全国首个海归硕士村官的章文琼,已结束4年村官生涯,经过公务员考试,成为永嘉县西溪乡一名“乡官”。但他仍割舍不下小坑村,“每次回村,就像回家一样。”

    5月12日,记者跟随章文琼一起,探访小坑村。

    “再落后下去,小坑村就没人住了”

    清晨,一辆黑色奥迪A6汽车疾驰在山间的盘山道上。窗外,群山莽莽,层峦叠翠。汽车开始在一条仅3.5米宽的水泥路上,如蛇般“扭动”。

    章文琼手握方向盘,气定神闲。自当上浙江温州永嘉县巽宅镇小坑村村官以来,他不知道在这条弯曲险峻的山路上跑了多少趟。路,也从最初的泥石路,到坑洼的机耕路,变成眼前平整的水泥路。

    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干净的白衬衣,一脸书卷气,标准普通话……眼前的章文琼,清清爽爽,温厚平和。

    奥迪车在山道的一个转弯处停了下来。一捆捆十几米长的毛竹躺在路边,几个农民正把从山下刚砍下来的毛竹一根根抬起来,放在手推车上称分量。

    章文琼走下车去帮忙。“阿琼,是你啊!”村民热情地与章文琼打招呼。再次启动汽车,望着这些村民,章文琼向记者介绍说:“路通了,他们把毛竹拉到山下卖,能增加一些收入。”

    峰回路转,在群山的褶皱处,一排排青瓦砖房依山而立。一条条通往村里的水泥路平整干净,路灯高高耸立,绿色的垃圾桶不时可见。在经过翻新的村委会办公楼前,悬挂着“构建和谐新社会,建设美丽新农村”条幅,字的背景是竹林溪流的风景画。

    “到家了!”章文琼推开车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6年前来到小坑村之初,他几乎是逃跑一样地离开的。回想起那一幕,他心中仍隐隐作痛。

    章文琼1978年出生在小坑村。童年记忆中的小坑村,山清水秀,梨果满枝。7岁那年,父亲带着他离开小坑村外出谋生。一路求学后,21岁的章文琼到英国伦敦研究生管理学院攻读金融工商管理专业。踌躇满志的章文琼希望像父亲那样,做一名在商海里拼搏的企业家。

    留学期间,他常和同学去英国各地游玩。他印象最深的是,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城乡差别,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处处像个大花园。

    取得硕士学位后,在伦敦留学5年的章文琼迫不及待地回国了。此后,他在上海、天津两地跑,和父亲一起把生意打理得渐有起色。留学——经商——赚钱,章文琼在这条路上顺理成章地走着。直到有一天,命运的车轮突然在小坑村转弯。

    2004年4月清明节,章文琼随父亲回老家祭祖。这是他7岁离开老家后18年来第一次回村。带着儿时记忆的美好片断,章文琼一走到山脚下,就傻眼了。

    这叫路吗?山道漫漫,盘旋而上,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章文琼跌跌撞撞,脚底板生疼。整条山路,他和父母走了整整两个小时。

    没想到,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进了村,大汗淋漓的章文琼想冲个澡。但别说淋浴了,连一点干净的水都没有,章文琼只能胡乱地擦了擦。

    最要命的是在村里上厕所。一排露天厕所横在村中央,四面敞风,前面人来人往。解手也不用厕纸,把身后的竹竿折一段下来了事。而且,村里厕所不分男女。一次,章文琼赶早来解手,正紧张着,旁边一位阿婆笑眯眯地问“阿琼吃了没”、“生意做多大了”。章文琼满脸通红,尴尬至极,直等到阿婆完事,他提起裤子就往家跑。

    一座大山,隔开了两个世界。

    小坑村距离温州市不过100多公里。当温州改革开放春潮激荡时,小坑村仍贫穷地沉寂着。

    村里的一切,让章文琼深受刺激,震动、惊愕、嫌恶、排斥,“待不下去了!”这个声音每天在章文琼心中喊起,原想在村里过上一周,最后只住了不到3天,章文琼就“逃跑”了。

    章文琼人逃离了,心却没能逃离。重回上海,他再难平静下来。每当夜幕降临,小坑村的一幕幕像放电影般在他脑海中回闪:“小坑村再这样下去,就没人住了!”

    一则新闻报道更令他痛心。贵州有个状元村,出了几百个大学生,却没人回来,几十年过去了,村里贫困依旧。人才的匮乏,扼住了农村发展的希望。渐渐地,一个大胆的思路愈发清晰强烈起来:回小坑村,我要为家乡做点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章文琼把自己捐资回乡建设的想法向父亲和盘托出:准备用留学打工和开公司赚的钱为村里做3件事:修路、引水、建厕所。

    许久,一向严厉、言辞不多的父亲章朋只问了一句话:你想好了吗?章文琼坚定地点了点头。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

    几个月后,当父亲带着章文琼和100万元的支票回到家乡时,偏僻闭塞的小坑村,沸腾了。

    “做农村工作不能拍脑门、想当然”

    海归、硕士、100万、捐资、回村,这百年不遇的新鲜事,让小坑村炸了锅,村民议论纷纷,几乎没人相信。村支书章志远和村委会主任章厚进,作为小坑村的两位老当家琢磨:他不是嘴上说大话吧,得考察考察。

    几个月下来,两位老村干部发现:“这个年轻人在村里待得住,错不了。要留住章文琼的‘财’,更要留住章文琼这个‘才’。”年逾花甲的老村委会主任章厚进写了辞职信,力荐章文琼为带头人。

    2006年7月27日,是章文琼难忘的一天。小坑村405人参加投票,385位选民将选票投给了章文琼。他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选好带头人,幸福你我他。”村民们写的标语随处可见,用朴实的语言寄托着对这位海归村官的期盼与厚望。

    章文琼向村民们发布“施政报告”,庄严承诺:“我将尽我所能,带领大家走出一条适合小坑村发展的路子。”

    留过学、喝过洋墨水、在大城市创过业,面对一穷二白的小坑村,章文琼运筹帷幄,想把所学的工商管理知识运用上,大干一番。没想到,第一招就被来了个下马威。

    这一天,章文琼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庄整治和发展规划。“我认为,村里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是修建公共厕所。”一开场,章文琼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村里的露天茅坑一直是压在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上厕所就像受刑,要第一时间掀掉它。

    会场一片沉寂。有人嘟囔了一句:“修公厕?有必要吗?村里人几百年都是那个样子。”

    也有人小声附和:“建就建吧,反正是你的钱,你说了算。”

    想象中的一呼百应没出现,章文琼一时窘住了:“那你们说最想做什么?”

    村民们这才踊跃起来:“村里最缺水,为啥不先解决?”一语点醒了章文琼。

    原来,崎岖的山路阻挡了农民的脚步,喝水要跑很远的山路去挑。多年来,村民吃田埂积水,牲畜粪便和化肥有时就直接排在水里,极不卫生,有村民因此患上胃癌。“过日子,吃好饭喝好水最要紧。”章文琼深深地理解了村民,意见统一了,力量也拧成了一股绳。为了寻找水源,每天天不亮,章文琼和村民们就上山了,拿着镐头、铁锨四处探寻。山林茂密,坡陡路滑,一不小心就摔一跤,章文琼手上、腿上划出血印子,更是常有的事。他天天往山上跑,查看进度,因此成了登山高手,光胶鞋就磨破了好几双。

    就这样,几个月里,他们跑遍了小坑村5000多亩山林。经过多方寻找,买来了结实耐用的自来水管道转接材料,终于把纯净的山泉水引到家家户户。通水的那天,偏僻的小坑村如娶亲嫁女般热闹。拧开水龙头,清亮的泉水奔流而出,喝一口甜丝丝的,经县里疾控中心检测,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一位老伯拉着章文琼的手说:“这辈子头回喝上这么甜的水啊!”

    “自来水事件”让章文琼陷入沉思。他意识到,做农村工作不能拍脑门、想当然,更不能以为自己见多识广就以为了解农村现状、就能替村民作主。“毕竟离开村里20多年了,我和村民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根本不知道农民真正的需求。”章文琼一脸诚恳地说,“以后,我每做一件事,都要问问村民,这是不是他们最想办的事。”

    “有时情感推动比利益驱动更有效”

    记得刚来当村官时,在村里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爷爷对章文琼说:“村里利益关系很复杂,矛盾很尖锐,有时你做了好事,还不一定听得到好话,你要有思想准备。”

    农村工作的复杂程度、各种利益关系的纠葛碰撞,仍超出了章文琼的想象。许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冲突接踵而至。

    小坑村地处偏僻山区,绝大部分村民以种田为生,2005年,人均收入只有2281元。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制约了小坑村的经济发展空间。

    2006年,小坑村村民自种西瓜,35亩西瓜到了收获季节,坑洼不平的山路吓退了收购商,贱卖到一毛五一斤都没人要,只能烂在地里,损失近11万元。

    从山下望去,腐烂的西瓜漫山遍野,刺痛着章文琼。修路通车成为村民的强烈愿望。让章文琼没想到的是,修路过程中最大的波折阻力也来自村民。村里公共利益与村民个人利益的冲突磨擦,如火星四溅。

    旧住自然村与外隆自然村间的道路,由于2000元的补偿归属没有着落,两村村民争吵了近6年,谁也不肯让步。刚动工时,双方都纠集了各自的人马,一个村民甚至躺倒在地,声称“不给钱,就从我身上压过去!”双方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

    面对如此激烈的对峙,3个月内,章文琼召开了6次协调会议,但两个自然村都认为他在为对方利益讲话,连亲戚岩水表爷爷都埋怨他,工作一度陷入被动。

    章文琼又懊恼又委屈,心想自己是拿钱为村民办事,为什么却得不到村民理解呢?

    修蓄水池时,几个自然村争相建大池,完全不考虑水放久了会变质,还造成浪费。为此,章文琼不知开了多少次协调会,每次都吵得脸红脖子粗。有一回,这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终于忍不住发火,一拍桌子:“你们自己吵去吧。”

    无休止的争吵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无奈之下,章文琼只能妥协。

    这一次,章文琼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村民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形成他们不吃眼前亏、争蝇头小利的利益观,不足为奇。

    章文琼改变了与村民的沟通方式。他把这事放了下来。村里老人多,他一个小伙子,不是找老伯坐坐,就是陪阿婆聊聊,谁家有事都热情帮忙。以前村民叫他“章主任”,慢慢地,“阿琼、阿琼”叫得多起来,村民有什么心里话都向这位“仁义、厚道、随和、讲信用”的城里小伙子说,有时事情实在棘手,他也会搬出村里有威望的人当“救兵”。

    修路的事,经过不断说服、协调,章文琼私下拿出了2000元,村民们半推半就地平息了事态。

    信任拆掉了心与心之间的城墙,坚冰在亲情般的沟通中融化了。得到村民的认可,是章文琼最开心的事。

    人们常说利益决定人心。4年的农村工作,让这位年轻的海归村官对乡土民情有了更深的感知:“有时情感的推动比利益驱动更加有效。只要你用真情融入农民内心,真心为农民办事,农村工作就没什么解决不了的事。”

    “与村民观念的冲突,其实是一种磨合,让我进一步了解农民,也让农民进一步了解了我。事实证明,冲突并没有让我和村民越离越远,反而不断地彼此靠近。”章文琼说。

    2008年4月7日,村民们在小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正”字。经过选举,章文琼再度高票连任村委会主任。村民章建州在广州做小生意,他特地赶回村里投了章文琼一票,还要跟文琼商量在村里发展什么产业好。回来的人发现,百年不变的小坑村,路通了,灯明了,水清了,人气也旺了。

    本报杭州5月19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