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5月2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将坚强温暖的声音传递给灾区群众

——记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党支部
新华社记者 骆晓飞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2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走进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总监、党支部书记切秀加的办公室,记者立即被一首旋律悠扬的藏文歌曲所吸引——歌声来自于办公桌上一台看起来有些破旧的收音机。“这是一首我们台里的工作人员自己创作的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歌曲。”切秀加说,用温暖的声音唤起玉树地震灾区群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重建家园的信心,是我们藏语广播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1952年7月22日开播,主要受众为青海、西藏、甘肃和四川等省区的几百万藏族群众。

    今年4月14日,突如其来的7.1级地震瞬间击破了三江源的宁静,让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20多万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在12名共产党员带领下,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的38名职工立即投入到了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中。

    14日中午,在党支部的统一安排下,藏语频率的38名职工被分成了翻译组、采访组、播音组、编单制作组和后勤组5个临时工作组开展工作,同时,精通藏语的共产党员拉加扎西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工两位记者前往玉树一线采访报道。

    “从14日16时开始,藏语频率开始全天直播灾区新闻,每天播出的时长达17小时15分钟,这创造了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自开播以来在新闻直播方面的奇迹。”切秀加说,抗震救灾第一个月,藏语频率每天翻译各类抗震救灾新闻超过10万字,平均每天与灾区一线记者的连线超过了14次。

    与此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自身在语言和音乐方面的优势,制作和录播了20多首展现抗震救灾精神的藏语歌曲和诗歌,给灾区群众以强力的精神支持。

    用多种地方藏语方言播发的抗震救灾新闻源源不断地通过电波传递到了灾区群众的耳中,让灾区群众及时听到了党和政府的声音,也让其他各地的藏族同胞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玉树地震灾情和全国各地、各界救援灾区的感人情景。

    “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藏语频率的每一名共产党员和普通职工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切秀加说。

    在地震灾区一线,拉加扎西和参工把有关部门提供的仅有的一顶棉帐篷让给了受灾群众,而他们自己却一直挤在一顶单人小帐篷中;地震发生当天,正在家中休产假的共产党员闹日草立即放弃产假,提前一个月赶回电台参与抗震救灾报道;主持人多旦扎西为了不耽误每天的节目主持,将自己不到7岁的孩子托付给邻居照料,十几天没有见到孩子一面;新闻节目部主任秀洛每天除了审阅几万字的稿件之外,还直接参与翻译,同时把这些稿件上传到青海藏语广播网站,为此,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经常都要工作到深夜1点以后……

    “为了把抗震救灾藏语宣传工作做好,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个人有一丝的怨言。”切秀加说,面对巨大的灾难,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党支部的12名党员和其他职工通过电波将坚强而温暖的声音传递给了灾区群众,为抗震救灾贡献了力量。

    据新华社西宁5月2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