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应对世界性难题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应对一道世界性也是世纪性的难题;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百姓的健康。
铺就“全民医保”的轨道
前些年,江西省南昌县大昌村上坊小组村民万道水被胃痛折磨了好多年,但想到高昂的医药费,他一直没敢去医院检查,只是吃点消炎药止痛。
2009年,被确诊为食道癌的他不得不进行手术,住院共花3万元,新农合报销了8000多元,还另申请了1.3万元的医疗救助。“如果没有这些,我家要背几年的债。”他说。
对于新农合带来的实惠和好处,朴实的农民只用三个字形容:“划得来!”同时他们又用实际行动给予新农合以最高的评价:全国新农合参合率达94%以上。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于2003年启动第一批试点。截至2009年底,全国参加新农合农民达到8.33亿。
在新农合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稳步推进,2009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超过4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超过12亿的城乡居民。专家表示,我国已从制度上实现医保的全覆盖,铺就了“全民医保”的轨道。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还逐年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并且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在减少居民看病负担的同时,尽可能提供便利。
——2009年,大部分统筹地区已将各类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和力度进一步加大。
——常见病、多发病等门诊医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30%以上的地区开展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门诊统筹。
——50%以上的统筹地区实现就医费用及时结算,北京等地大力推进就医“一卡通”,江浙沪等就泛长三角区域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进行全面合作。
基本药物制度直指“药价虚高”
67岁的侯世英老人因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于2009年9月和2010年1月两次住院,前后两次的费用相差1000元。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花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童卫民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价销售,全院药价综合降幅达50%以上。
近几年来,药价虚高成为“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保障老百姓能用上基本药物,减轻医药负担,我国明确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列为深化医改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2009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实施,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10月,发展改革委制定并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12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层部分)》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并要求各地做好培训和推广使用工作。
截至2010年2月底,全国31个省份共在1030个县(市、区)的近2万个乡镇卫生院和8000多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分别占全国机构总数的 33.1%和45.72%。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基层的老百姓得到一定实惠。”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说。
据了解,湖南武陵源区药品降幅比例达到50%以上;江苏省37个先行实施制度的地区,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40%以上。从所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看,药价比实施前下降幅度平均在30%。
“软硬并重”夯实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在青海的祁连县八宝镇高楞村新的村卫生室内,诊疗室、药房、健康教育室、注射室一应俱全。而在以前,体温计、血压表、听诊器这“老三件”是村医的主要家当。
青海省投入1.2亿元专项资金,新建384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流动卫生服务车201辆,近两年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急危重病及时转诊”的目标。
我国幅员辽阔,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80%集中在城市,不少群众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增加了就医困难,也加大了经济负担。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深化医改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9年,中央安排了200亿元投资,启动5689个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已有45%的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此外,各地还筹201亿元建设1万余个各类医疗机构以及近7万个村卫生室。
硬件“硬”了,软件不能“软”。人才问题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各地通过培训、定向招聘、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补充和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累计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1.4万余人,培训基层卫生人员98万人次,共有1091家三级医院与2184家县医院结成对口支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口支援密云县医院以来,帮助县医院完成了骨科、心内科等重点专科的建设,5年间共派出专家140人次,完成手术600余例,并为医院培养了27名学科带头人。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还通过政策吸引人才,如江西实行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财政全额保障。南昌市湾里区梅岭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卢放说,现在他的月收入增加了800多元。工资财政全额保障除了收入增加外,还让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觉得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
实施重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目前,我国成为首个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并成为全球首个大规模接种甲流疫苗的国家。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亿多人免费接种了甲流疫苗。
相比于几十年前我国老百姓面对天花、麻疹等重大传染病的束手无策,这次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显得冷静、沉着,也更加充满信心。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项目。目前我国已经有13种疫苗覆盖到15种疾病。作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之一,2009年我国还为近3000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了乙肝疫苗。
我国在推进深化医改过程中明确,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此,2009年我国还开展了以下公共卫生项目: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预防出生缺陷;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
目前已有21万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200多万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320多万农村待孕和孕早期妇女免费服用叶酸……随着各个项目的实施,预防为主的方针得到了进一步贯彻落实。
公立医院“内外兼修”努力回归公益性
名为“公立医院”,实则是“营利”医院——20多年来,我国的公立医院日益为“名不副实”而尴尬。
运行机制不活、管理缺位、公益性质淡化……针对公立医院的一系列顽症,山东省潍坊市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其公益性质的回归。
2005年12月,潍坊市开始对7家市属公立医院实行“权力归队,归口管理”,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医院只对卫生局负责,不再疲于应付多个“婆婆”,打破了原来的“五龙治水”状态。
“原有体制下,政府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却管得过多。”潍坊市卫生局局长黄进认为,如医院的资产管理、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等问题,涉及多个部门,责任不清,基本上处于放任的状态;用人权、分配权等却分属各部门,医院基本说了不算。
为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潍坊的卫生行政部门加大了对医院的管理力度,实行了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凡是涉及医院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大项开支等,都由市卫生局统一审批。同时,通过建立考核评价奖惩机制来引导公立医院确保公益性质,把质量、效率、服务和社会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2010年2月,我国印发《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山东潍坊是我国选定的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此外还有镇江、厦门、昆明等城市。
推进预约诊疗、优化门诊流程、改善住院转诊流程……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卫生部还印发《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促进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练内功”,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2009年深化医改工作已顶着困难迈出关键一步,基本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位负责人说,2010年是深化医改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要进一步加大组织实施力度,继续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中心,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