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态助他走出人生阴霾
丁广阳
在徐钢就读的华东交通大学,师生们都叫他“阳光男孩”。
这个名头是怎么得来的?采访中,记者在徐钢的笔记本上看到他写下的一句格言:“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阴霾,但阴霾过后必定是阳光。”这是徐钢自强之路的写照,也是他历经艰辛后的人生体会。
与同龄人相比,徐钢有太多的“不幸”。大学4年,他靠勤工助学挣学费并补贴家用,凭着异于常人的努力一步步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如今,“特困生”在大学校园里是一个敏感的字眼,它让不少大学生抬不起头,甚至产生“心理贫困”,不愿与人交往。但作为“特困生”的徐钢,没有被贫困和窘迫压倒,反而成为生活的强者,赢得身边人的尊重和赞誉。
阳光的心态,给了他回报社会、传递爱心的动力。创办“爱心超市”初期,徐钢面对同学异样的目光,没有放弃和退缩,而是默默无闻地当着“破烂王”。因为他认定,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贫困学生,需要得到捐助。
阳光的心态,是他化解压力、战胜困难的“灵丹妙药”。相对普通大学生而言,国防生的学习任务更重,训练压力更大,再加上徐钢是学生会、国防生模拟营骨干,压力可想而知。徐钢却把压力当作磨炼、摔打的难得机遇,快快乐乐地坚持着,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军政兼优的学生。
以阳光的心态拥抱生活,使徐钢成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这种人生态度,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一名青年应该拥有的。
相关文章:
“倒霉王”的勇敢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