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棣栭〉|鏂伴椈|鏁欒偛|鎷涚敓|鑱屽満|鍒涗笟|鐣欏|鏍″獟|鏃呮父|鏁扮爜|姹借溅|鐢熸椿|鍋ュ悍|鍥句功|娉曟不|鍗氬|璁哄潧
  2010年5月2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慎打“历史名人牌”
2010-05-24
江西财经大学 周欢
    在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愈来愈凸显的今天,“名人搭台,文化擂鼓,经济唱戏”似乎已成一种发展模式。就在5月19日,浙江宁海举行了第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近十年来该县“借光”名人徐霞客做足了文章,也叫响了“天下旅游,宁海开游”的口号。

    徐霞客以《徐霞客游记》著称于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正因为集众多头衔和光环于一身,徐霞客备受人们青睐,无论是其故里江苏无锡的江阴,抑或是《徐霞客游记》开篇之地浙江的宁海,都使出浑身解数欲将其打造为自己的旅游品牌。无锡的徐霞客国际旅游节与宁海的中国徐霞客开游节遥相呼应,已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争夺名人,自古就有,当下尤甚。曹操墓真假扑朔迷离,刘备坟就已“发来贺电”;李白故里之争硝烟未散,半路又杀出个赵云;西门庆之争余波未了,三国美女大小乔亦开始“粉墨登场”。近段时间,从“名人经济”到“故里经济”再到“古墓经济”,GDP功利主义下的争宠行为开始陷入“恶性竞争”。而争抢名人背后的文化较量和经济博弈,往往表现出一种“公权痴狂”。由此也可能引发劳民伤财、透支民生成本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历史名人牌”宜出招谨慎。

    不过,从历史文化名人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来看,借助名人的公共影响力挖掘资源、包装景点又不失为一计良策。因为这样不仅能直接拉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只是,凡事都必须有度,争抢名人更要学会尊重和善待名人。

    就以宁海为例,该县在挖掘徐霞客资源时更多的是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尤其不忘继承和弘扬徐霞客的精神。“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仅仅是宁海的一个客人或说过客,但现实中我们却看到,宁海一方面将西门修缮一新,保持徐霞客古道原貌,另一方面又开发前童古镇、十里红妆、浙东大峡谷等一大批文化民俗和自然风光资源。同时还巧妙打造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把自然山水与人文底蕴结合起来,在当地弘扬“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徐霞客精神,还向外地游客热情传播这种理念。像这样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尊重历史、善待名人,无疑是值得学习的。

    俗话说,“有了精神才有灵魂”。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样如此。只有找准了精神支柱才能经受得住现实考验,若纯粹以历史文化名人为噱头,借争抢之机炒作,注定会行而不远。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青公益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