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5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青春在实践中闪光

——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新华社记者 谭浩 吴晶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2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早晨4点半起床,5点半将香喷喷的早餐送到复旦大学志愿者们的寝室楼下——这就是1991年出生的姚懿芸在“五一”期间的任务。

    作为一名城市服务站点的“储备志愿者”,复旦大学大一学生姚懿芸说:“不能进世博园区为游客服务虽然有点遗憾,但是任何一种奉献都是快乐的!”

    从“鸟巢一代”到“海宝一代”,他们用高尚的志愿服务精神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实施5年多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新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更多的大学生们学会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投身到服务人民、回报祖国的洪流中去。

    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涌现

    “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在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对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作出特别强调,要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是党和人民向当代大学生发出的召唤,更是大学生磨砺自我、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和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重要途径。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一幅实践育人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华南理工大学组织3000多名大学生利用寒假在全国28个省(区、市)广泛开展返乡农民工社会调查,形成了材料翔实、具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文集。

    北京师范大学白鸽志愿者服务队分别成立绿色天使服务队、爱心使者服务队、基础教育服务队等,长期活跃在北京大街小巷及各大科技馆、博物馆、福利机构、中小学等地开展志愿服务。

    ……

    5年多来,各地各高校把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普遍将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规划,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建设实践基地,取得显著效果。

    据统计,自2003年起已累计有10万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5.3万名大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10多万名大学生正在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

    新颖多样的社会实践途径和志愿服务方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涌现的先进组织个人和示范实践基地,无不展现着各地、各高校以及广大大学生探索社会实践新思路的良苦用心和服务社会、深入实践的满腔热情。

    践行志愿,实践育人让文明之花绽放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在大学生中,徐本禹是一名“风云人物”。不仅是因为早在2004年他就以投身支教事业,甚至放弃保研机会只身赴贵州山区支教的感人事迹而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更是因为在此后的数年间,他仍能几年如一日地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支教助学事业以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在实践中奉献社会、在实践中彰显价值、在实践中收获成长是徐本禹一路走来的根本动力,也是他得以感动世界的真正原因。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2010年4月,教育部在沪召开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暨上海世博会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动员会……

    多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充分说明,志愿服务本身就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从实践中优化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还有利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数以千万的大学生无不为之动容。重庆大学紧急动员师生为灾区人民献血,短短两个小时内,1000多名师生填写了志愿献血表;清华大学数百名学子排成了长龙为灾区献血,献血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超过500名学生自愿献血;在得知赴四川抗震救灾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报名的消息后,仅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山东大学的报名人数便超过了100人,最后6名护理专业学生入选,赶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

    是他们,在高校校园内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人们或许还记得这样的一幕幕——

    2007年,“奥运知识带回家、家乡祝福送北京”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30万名首都大学生将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到全国各地。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工作中,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出色表现为祖国和首都赢得了巨大荣誉,被国际社会誉为“鸟巢一代”。

    2009年,15万名青少年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中,他们有的作为国庆群众游行队伍行进的定位员,有的担任国庆游园活动的引导员,还有的成了校园周边社区的文明宣传员。

    ……

    5年多前,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为标志,党中央向全国青年学子再次郑重发出号召: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作出贡献。

    5年间,当代大学生正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回应党中央的号召,也让更多的人深信—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必将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成为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担当奉献,实践育人事业又见新成效

    不久前,一份由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完成的调研报告引起了河北省委领导的关注。

    河北农业大学8000余名学生历时一个多月对涉及河北农村民生1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25万字的调研报告。河北省委领导充分肯定这份调查报告,并要求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吸纳采用。河北省民政厅、财政厅、农业厅、金融办等10余家部门准备采纳其中的原生态数据和对策建议。

    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前沿理论,多种描述统计和实证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数据所蕴含的民生特征……这种将大型社会调研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既按时保量完成了单靠几名研究人员在短时期内几乎难以完成的繁重调查任务,又使参与其间的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深刻的国情教育和能力锻炼。

    “在这次调查中,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课题组教师带队,8000余名大学生全程参加,学生和农民一一对接。”调查活动负责人河北农大党委副书记王余丁介绍说,让学生真正了解河北农村的民生状况,了解河北农民的民生诉求,从而练就过硬本领,是我们大学的职责所在。

    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支援教育、公益活动等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广大学生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自觉担当、奋勇向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向社会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整体形象。

    他们用实际表现和具体行动,默默地诠释着我国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群体精神;印证着党中央号召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高瞻远瞩;展示了多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每年,都有200多万大学生参加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组织的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09年暑假,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教育部组织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地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广泛发动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帮扶、法律援助、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受到了教育、收获了成长。更为重要的,也在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彰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位参加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如是说。

    青春在实践中闪光。在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身上,人们看到了社会实践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所取得的新成效,看到了祖国美好明天的希望。

    如今,广大青年学子,正以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满腔激情,发挥才智、积极奉献,谱写着一曲曲服务社会、投身实践的新篇章。

    据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